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专题14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ppt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专题14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襄阳九中“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专题14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

A.从商朝开始建筑房屋定居生活 B.当时社会各阶层比较平等均衡 C.当时已实现居者有其屋且宽敞 D.当时社会分化和特权观念明显 【解析】选D。甲骨文“高”字代表的是私有制发展和家庭出现后的一种建筑方式;“宫”字代表的是一种专供统治阶级使用的十分讲究的高大建筑物,这也是当时社会出现经济和政治分化的具体写证。 4.(2013·成都模拟)“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王维的诗句融心境、物境为一体,表现出疏淡幽深、自然闲雅的文人气韵。下列唐代名画中,契合这种气韵的是 (  ) 【解析】选C。王维的诗句融心境、物境为一,表现出疏淡幽深、自然闲雅的文人气韵,体现出文人画的特征。图C为文人画,故C正确。 5.(2014·唐山模拟)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解析】选B。唐末五代时期,随着商业活跃,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能够提供日常实用图书的书坊,受到市民的欢迎。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A、C不符合史实。宋朝重文轻武,D与题意相反,故答案为B。 6.(2013·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 【解析】第(1)题,从材料信息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联系汉代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回答“特征”。第(2)题,回忆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第(3)题,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特点”。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因素”。第(4)题,比较三则材料可知文学已经下移。从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回答“认识”。 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 (2)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2014·温州模拟)有人曾对下图反映的戏剧表演形式进行如下描述:“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旦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这一著名戏剧 (  ) A.由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B.是士人群体逐步形成的直接产物 C.与理学使文人注重内心修养有关 D.被称为“百戏之祖”且享誉世界 【解析】选A。根据图片分析,属于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是民间艺术形式,与文人、士人联系不大,因此,B、C表述错误;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是昆曲,D错误。 【名家评史】   【观点】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解读】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特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