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安徽省省情及安徽历史名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安徽省省情及安徽历史名人

安徽省省情 一、位置 面积 人口 安徽地处祖国东南,黄淮海大平原南部,近海沿江,是我国煤炭、钢铁、粮棉、油料与水产品的重要产区之一。 安徽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东经114度54分—119度37分,北纬29度41分—34度38分之间)。周边与六个省相邻。北与山东(鲁),东与江苏(苏)、浙江(浙),南与江西(赣),西与河南(豫)、湖北(鄂)。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新安江是皖南的主要河流,源出安徽的休宁、祁门县境,向东南流入钱塘江。皖西枕大别山脉,是长江和淮河天然的分水岭。南坡水入长江,北坡水入淮河。 雄踞皖南的黄山(原名黟山),是长江和新安江的分水水源地。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 1986年3月1日,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批准黄山松为安徽省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 安徽省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22位。淮河和长江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部分。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江淮,淮北,江南。 截止2011年,安徽人口:6862万,居全国第8位。全省人口密度不一,从大到小排列为: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圩区、皖南山区、皖西山区。人口最多的县是阜阳市临泉县,最少的县是黄山市黟县。 安徽境内有少数民族55个,其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0.67%。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其次为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等。主要集中在阜阳、亳州、六安、滁州四市。 二、安徽省历史 康熙六年(1667)正式撤销江南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安徽时领安庆、徽州、宁国、太平、池州、凤阳、庐州七府以及和、滁、广(德)三州。(传说中的七府三州) 安徽之所以简称皖,一是由于全国各省皆有简称,二是当时的省会安庆附近不仅有皖山皖水,历史上还曾有皖国、皖城、皖庙。名人名山名水相得益彰。 康熙六年建省的意义:一是基本奠定了安徽的版图;二是南北结合,为建设安徽和开发安徽提供了优越条件。安徽建省的最大意义,在于保持了江淮地区的完整性,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人才成长的合理性,经济腾飞的必然性。 三、行政区划 1、民国初年,安徽省辖安庆、芜湖及淮泗三道,领60个县,省会在怀宁(安庆)。 2、1932年10月设立政专员督察区,简称“专区”,为省派出机构。 3、抗战时期,分别在屯溪、寿县成立皖南、皖北行省。 4、解放前,安徽省会设在合肥,辖1市(蚌埠)63个县。 5、1949年4至5月,以长江为界,分设皖南(驻芜湖)、皖北(驻合肥)行政区。 6、1952年撤销皖南皖北行署,恢复安徽(省会合肥)。经过多次变动,至2012年末,安徽为16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56个县,44个市辖区,1696个乡镇。 四、地貌特征 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地带,主要有平原、山地、丘陵、台地等构成。 平原:分布于淮北、沿淮和沿江地区。(淮河中游平原、沿江平原) 山地:分布于皖南和皖西。(皖南山地:以黄山为主;皖西山地:以大别山为主) 丘陵:分布于皖南、皖西两山地的外缘、沿江平原的北侧、皖东地区和淮北平原的滩河以北地区。为省内多种园地的集中分布地区。 台地:沉积台地是安徽除平原外的主要耕地。 五、气候特征 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淮河是我国最北的一条冬季一般不结冰的大河。 灾害性天气:旱涝,台风,寒潮,冰雹,霜冻。 六、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淮北平原的耕地最大,江淮丘陵次之,沿江平原又次之,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最少。安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的适宜性较大,区域性差异较大,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质地差。 水资源:大气降水是安徽水资源唯一的补给。包括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和地下水蓄积量两部分。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居全国20位,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第24位。 矿产资源:煤(全国第7)、铁、铜矿(均为全国第5)为省内优势矿产。安徽的矿产资源大多集中于皖北、沿江和皖南三大矿产区。 生物资源: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总计1万多种,其中不少是特有珍稀品种,以孑遗动植物较多。(孑遗生物的意思,有些生物在地质历史的较古老的时期,曾经非常发育、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到了第三纪或第四纪晚期以后,这些生物出现大范围的衰退,只有一种或极少几种孤独地生存于极有限的某个地区,并且有日趋灭绝之势,这类生物便是孑遗生物了,如大熊猫、银杏、红杉等。)  旅游资源: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黄山(天下第一名山)、九华山(佛教名山,供奉地藏菩萨,以寺庙建筑和山水风光闻名)、天柱山(汉武帝曾登此山称之为南岳)、琅琊山(以欧阳修《醉翁亭记》闻名)、齐云山(道教名山,以摩岩石刻和丹霞地貌闻名)。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