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关于古代医方中“白附子”品种认定问题:临床中药学之品种理论认为: 1.以历史时间来判断:以明代为限,明以前……明清以来…… 2.具体要看白附子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而定较为客观:①如方剂中的白附子是用来祛痰定惊搐,则用禹白附为宜;②方剂中的白附子是用来祛寒湿,定痛的则选用关白附为宜。如明代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玉真散(《外科正宗》)等方剂中的白附子,则宜选用禹白附。 历史文献记载禹白附治疗淋巴结核有良效的问题: 有文献记载用禹白附鲜品捣烂外敷治疗淋巴结核有良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临床重复应用,得到肯定,具有很强的重现性。但如用干品捣烂外用则无此功效,从另一方面佐证:中药鲜品临床应用的奥妙和科学性。 茼麻子、冬葵子、冬葵果及其基原、性效与鉴别 茼麻子《新修本草》 茼麻子入药,首载于唐·《新修本草》,名“茼实”。茼麻子一名则首载于《本草纲目》。 基 原:本品系绵葵科 Malvaceac 筒麻属 Abutilon 植物茼麻 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 的成熟种子。 别 名:青麻子,顷麻,磨盘草,白麻等。 处方用名:茼麻子 鉴别要点:种子呈三角状肾形,表面灰褐色,有白色稀疏短毛,一端长而尖,另一端短而略圆,中央凹陷处有淡棕色形种脐,四周有放射状细纹。种皮坚硬,破开后内有黄白色子叶,重叠折曲。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退翳。治赤白痢疾,淋病涩痛,痈肿目翳等。 注:茼麻子一药始载于唐·《新修本草》:“茼实,味苦,平,无毒。主赤白冷热痢。散服饮之,吞一枚破痈肿。一作顷字,人取去为素者。” 尚志钩注云,茼实:《纲目作“茼麻”》。 《本草纲目》:“茼一作顷,又作檾。种必连顷,故又谓之顷也。” 关于茼麻子的功效,李时珍认为:赤白冷热痢,炒研为末,每蜜汤服一钱。痈肿无头者,吞一枚。生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 倒睫拳毛:古病名,即倒睫,又称睫拳倒刺,拳毛倒入,拳毛倒睫,倒睫拳挛,拳毛倒插。指因脏腑积热,熏蒸肝胆,上冲于目所致睫毛倒入,隐默瞳仁,眼胞赤烂等症。 冬葵果《中药材手册》 冬葵果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冬葵果一名首见于《中药材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药材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280)。《中国药典》2005年版,2010年版收载蒙医用药,法定处方用名:冬葵果。 基 原:锦葵科 Malvaceae 锦葵属 Malva 植物野葵 Malva verticellat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 别 名:马蹄菜、俄布勒吉吉日一其其格、冬寒菜、葵等。 处方用名:冬葵果 鉴别要点:果实呈扁球状盘形,由10~12个小分果组成,分果类扁圆形,直径1.4~2.5m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具隆起的环向细脉纹。种子肾形,棕黄色或黑褐色,质坚硬。气微,味涩。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归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滑肠通便,下乳。主治淋病、水肿、尿闭,热淋涩痛,大便不通,乳汁不行,乳房肿痛等。 冬葵子《神农本草经》 基 原:锦葵科 Malvaceae 锦葵属 Malva 植物野葵 Malva verticellat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别 名:葵子、葵菜子、冬苋菜子。 处方用名:冬葵子 点 评:1、茼麻子、冬葵子,国内长期混用或误将茼麻子当冬葵子使用,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冬葵子、茼麻子分属两种不同的品种,其有效成分、性味、功效也不相同,临床处方用药和药房调配要引起注意。 2.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冬葵子及附图均为 Malva verticellata L. 的种子,是中医常用中药,而蒙医所用冬葵果、《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蒙药冬葵果,实际上是冬葵子同一基原的果实,只是入药部位不同。按传统中医用药药名书写习惯,应为“冬葵子”为宜。 3.目前四川大部分地方将冬葵 Malva crisoa L. 的种子当冬葵子使用,原植物鉴别要点:冬葵:叶缘不皱曲,花冠超过萼片。野葵:叶缘特别皱曲,花冠不超过萼片。其果实与种子基本相似,只是颗粒冬葵大于野葵。 莲子、石莲子(甜石莲、苦石莲)基原、性效与鉴别 莲子《日华子本草》 莲 子,原名藕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莲子一名,首见于五代时期,吴越日华子所著《日华子本草》(五代. 吴越日华子.《日华子本草》. 尚志钧辑绎.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4):“莲子,温,并石莲益气,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治泄精,安心。多食令人喜,又名莲的、莲子心,止霍乱。” 本品作用缓和,为药食两用品种。 基 原:睡莲科 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飞机座舱透明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pptx VIP
- 十年(2015-2024)高考英语语法填空真题与模考试卷汇编16-定语从句a原卷版(含答案).pdf VIP
- AQ 2061-201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docx VIP
- (新)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试卷.docx VIP
- 香丽高速公路第八标段弃土场.docx VIP
- CT扫描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南方医科大学2006级医学影像技术学试卷.pdf VIP
-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精品PPT).pptx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课件.pptx VIP
- GB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