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望诊课件全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望诊课件全套

第一章 望 诊 1、概念: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审察,用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种方法。 2、原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心为主宰,脏腑为中心,身形各部在经络的联系与沟通作用下,也“内属脏腑”,从而使内脏与形体各部之间构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观察机体表现的各种外象,便可测知脏腑功能强弱及气血阴阳盛衰,判断疾病情况。 3、地位:“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中,视觉与其它感官相比较,其获取信息较早,占有信息量也较多,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感官。人体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有大量的信息反映于外,尤其是人的精神状态、形体强弱、面部色泽、舌象变化等,这些重要的生命信息,只有通过视觉观察才能获取,而且其它方法也无法代替。 4、注意事项 一是注意光线 二是注意诊室温度 三是注意受检部位充分暴露 四是注意整体判断 五是注意动态观察 六是注意望诊与其它诊法有机结合 【教学要求】 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常色的和病色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色泽变化及五色所主病证。 3.了解望形体、望姿态、望头面五官、望肢体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 4.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的表现,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一般临床意义。能够识别临床常见舌象。 5.熟悉舌的结构,舌诊原理。 6.了解舌诊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是指医生在诊察病情时,首先对病人的神、色、形、态等全身情况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期对病人的整体病情作出初步判断。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义:神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对生命活动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的高度概括;狭义的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情感活动,隶属于广义神的范畴。此处所望之神就是包括狭义之神在内的人体生命活动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所以,概括而言,望神就是指医生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整体的外在表现以判断病情的方法。 (二)望神的意义: 望神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神是以物质为基础,源于先天之精而产生,依赖于后天之精的滋养而健旺。只有脏腑化生的后天之精充足,人体才能得以充养,形体才能健壮,神才能旺盛;一旦脏腑精气亏损,机体失去营养,形体就会衰弱,神就会衰败。可谓内强则外盛,内弱则外衰;神旺则精充脏健,神衰则精亏脏衰。可见观察病人神的旺与衰,可以判断脏腑精气的盛衰,形体的强弱,也可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三)望神的要点: 神作为生命活动现象的高度概括,可以通过多方面反映出来,如精神状态、意识思维、面色表情、反应语言、呼吸体态、眼神活动等,均能突出地反应神的情况。但望神时应重点观察神情、两目、气色和体态。 诊察眼神为什么是望神的重点 目通于脑,“神藏于心,外候在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察目可以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 望神的原理 神与人体精气和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对神气的判断 根据神的表现,按神的旺、衰可划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五种。 1. 得神:是指精充、神旺的表现。又称为有神。 2. 失神:失神有虚、实之分。 3. 少神:是指精气不足,神气不旺的表现。又称为神气不足。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 4. 假神:是指久病、重病患者某些症状,突然出现暂时“好转”的现象。 5. 神乱:包括精神错乱或神志失常两个方面。   2. 失神:失神有虚、实之分。 1、正虚失神:是指精亏、神衰的表现。又称为无神。见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面色晦暗无华,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消著骨,动作艰难,或郑声神昏等。 2、邪盛失神:是指邪盛 、神伤的表现。 见: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或卒然昏倒,目闭口张,撒手遗尿;或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得神、、少神、无神、假神 5、神乱 神乱,即神志错乱,为狭义之神异常的表现。其临床常表现神志不宁甚至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和卒然昏倒等,常见于癫、狂、痫的病人,其特点大多是反复发作而缓解期不出现神志失常,四者的神乱症状表现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 注意事项 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神的表现在患者无意之时流露最真,所以医生要重视刚一接触病人时的第一直觉印象,做到静气凝神,冷眼观察,一会即觉。 2、 做到神形合参: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两者关系密切。 临床上必须神形合参。 3、 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有些症状和体征对判断失神具有重要意义,应予重视。 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 二、望色 (一)含义及历史 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603701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