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功能不全(75p)
急性多于慢性,见于气管异物,肿瘤,白喉,可威胁生命 分为固定及可变两种: 固定:疤痕形成(声带麻痹) 可变:胸内与胸外(阻塞随跨壁压改变) 胸内:呼气性呼吸困难 胸外:吸气性呼吸困难 内径小于2mm的细支气管无软骨支撑,管壁薄,与管周肺泡结构紧密连接,随吸气与呼气跨壁压改变,内径也发生动力学变化 吸气:肺泡扩张,细支气管受周围弹性组织的牵拉,口径变大。 呼气:相反,口径变小 慢 性 破坏小气道,管壁增厚,平滑肌紧张 肺 性增高 疾 分泌物潴留狭窄 患 肺泡壁破坏对细支气管牵拉作用减弱 →气道阻力增加→呼气性呼吸困难 小结 在某一病例中,通气与换气障碍,多数是并存或相继出现,两者共同作用引起呼吸衰竭的发生 通气障碍多表现为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瀦留的Ⅱ型呼吸衰竭;而弥散障碍一般表现为低氧血症血中二氧化碳变动不大,有时还可下降的Ⅰ型呼吸衰竭 呼吸性酸中毒 Ⅱ型呼吸衰竭→大量CO2潴留→原发性碳酸增多 [HCO3-] H2CO3↑ 高血钾症 (慢性期) H +_K+竞争抑制 低氯血症与碳酸氢根增多 红细胞: 肾小管: 呼吸性碱中毒 PaO2↓ →过度通气→CO2排出↑ [HCO3+] H2CO3↓ 电解质变化: ①低钾血症 ②高氯血症 二.呼吸系统的变化 (1)呼吸系统功能原发性改变 ①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 阻塞性通气障碍:气流受阻→呼吸深慢 上呼吸道不全阻塞:吸气性呼吸困难 下呼吸道阻塞:呼气呼吸困难 肺顺应性降低:呼吸浅快 中枢呼吸衰竭:浅慢呼吸,潮式呼吸,间歇呼吸,抽泣样呼吸,叹气样呼吸,节律紊乱 ②呼吸困难:呼吸肌过度用力,肺通量增加时的一种感觉 (2)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对呼吸的影响 PaO2↓, PaCO2↑→呼吸深快 (<60mmHg )(﹥ 50mmHg) PaO2↓→作用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PaCO2↑ PH↓ PaO2﹤ 30mmHg PaCO2﹥ 80mmHg →损害和抑制呼吸中枢 缺氧: PaO260mm:智力、视力轻度减退 PaO240mm:头痛、不安、定向力及记 力障碍,精神错乱、嗜睡、惊厥、昏迷 PaO220mm:神经细胞不可逆改变 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麻醉) PaCO2超过80mmHg: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扑翼震颤、精神错乱、嗜睡、昏迷、抽搐 第三节、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防治原发病 (2)保持呼吸道畅通和改善通气 (3)提高PaO2 原则: I型:高浓度给氧 II型:持续、低浓度、低流量给氧 Ⅱ型呼衰给氧原则的机制: 严重缺氧及高碳酸血症抑制中枢化学感受器,呼吸来自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临床上对这类病人不能给与高浓度氧。因为高浓度氧能迅速缓解低氧血症。解除了低氧血症对外周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呼吸停止;另外由于血氧饱和度回升,能使CO2解离增多PaCO2↑ (4)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 (5)密切观察监护,综合治疗,维持心、脑、肾的功能,防治并发症 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呼吸衰竭病人出现脑功能障碍, 即可诊断为肺性脑病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肺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1. 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 缺氧和酸中毒 脑血管扩张 损伤血管内皮 脑血流量增多 脑间质水肿 脑水肿 脑血管内皮受损 血管内凝血 加重脑缺氧 颅内压升高 压迫脑血管 2.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 缺氧 ATP Na+-K+泵功能 细胞内钠水潴留 脑细胞水肿 酸中毒 中枢抑制 溶酶体膜通透性 γ-氨基丁酸 细胞膜磷脂酶活性 四、肾功能变化 轻: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尿、管型尿。 重: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水中毒、氮质血症、高血钾症、代谢性酸中毒。) 病理机制主要为: 五、胃肠变化 胃肠粘膜糜烂 缺氧与高碳酸血症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O 2 CO 2 V血 A血 死腔样通气 (三) 肺部解剖分流增加 (Increased anatomic shunt) 解剖分流(anatomic shunt) 或真性分流(true shunt) 肺内有一部分完全未经气体交换 的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的肺内 动脉—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回肺静脉。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司章程英文版 Company Articles of Association.doc VIP
- 英文版公司章程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docx VIP
- 从《倾城之恋》的白流苏透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ocx
- 档案搬迁服务 投标方案.doc
- 日本 东要介--透析液纯净化.cn.pdf VIP
- mpr300电机保护器使用使用说明书.doc
- 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经济产业链优化研究报告.docx VIP
- 胜利仪器VICTOR 240.240S.270.270S双通道系列示波器用户手册.pdf VIP
- 智能浇灌系统的策划书3篇.pdf VIP
- 新HSK3级词汇最新分析和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