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氏体不锈钢及q235钢焊接工艺要点与焊接性分析 焊接专业
目 录
摘 要 1
绪 论 2
第一章 奥氏体不锈钢及Q235钢简介 3
1.1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物理性质简介 4
1.2低碳钢物理性质及其特点 4
1.3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焊接性 5
1.4低碳钢及其焊接性 5
1.5不锈钢焊接的防范措施 5
第二章 18-8钢及Q235焊接时容易遇到的问题 5
2.1晶间腐蚀 6
2.2焊接热裂纹 6
2.3应力腐蚀开裂 6
2.4焊缝脆化 6
2.5焊接变形的防止方法 7
2.6 Q235钢焊接时容易遇到的问题 7
第三章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7
3.1焊接热裂纹 7
3.2晶间腐蚀 8
3.3应力腐蚀开裂 8
3.4焊接接头的σ相脆化 8
第四章 奥氏体不锈钢与Q235焊材选用 8
4.1奥氏体不锈钢的选材 8
4.2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要点 9
4.3 Q235的选材 9
第五章 低碳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分析 9
5.1焊缝金属化学成分的稀释 10
5.2凝固过渡层的形成 11
5.3碳迁移过渡层的形成 12
5.4残余应力的形成 12
第六章 低碳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12
6.1焊接方法 12
6.2焊接材料 12
6.3焊接工艺要点 12
第七章 实例分析 13
7.1工件的下料以及组装 13
7.2焊接工艺的制定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摘 要
通过半年的工厂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本文主要写了异种钢的焊接,以及机械工件的制作,其在焊接与制作过程中发现其所需知识与在校所学课程相符,例如,制定焊接工艺,焊后检验,焊接变形的矫正,合理选用焊接工装夹具,和焊接注意问题及解决办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焊接工艺 焊后检验 焊接变形
绪 论
古代焊接技术长期停留在铸焊、锻焊和钎焊的水平上,使用的热源都是炉火,温度低、能量不集中,无法用于大截面、长焊缝工件的焊接,只能用以制作装饰品、简单的工具和武器。在近代的金属加工中,焊接比铸造、锻压工艺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焊接结构的重量约占钢材产量的45%,铝和铝合金焊接结构的比重也不断增加。
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研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部过程自动化的专用焊机在自动焊接生产线上,推广、扩大数控的焊接机械手和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焊接生产水平,改善焊接卫生安全条件。 碳 C :≤0.12 硅 Si:≤1.00锰 Mn:≤2.00硫 S :≤0.030磷 P :≤0.035铬 Cr:17.00~19.00镍 Ni:8.00~11.00钛 Ti:5(C%-0.02)~0.80[1]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σb(MN/m2) =550 屈服强度σs(MN/m2) =200 伸长率δ5(%)〉=4收缩率ψ(%)〉=55
硬度 :≤187HB;≤90HRB;≤200HV
18-8型不锈钢按其化学成分中的碳的含量不同,可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含碳量(wc≤0.15%)、低碳级(wc≤0.08%)和超低碳级(wc≤0.03%)。
1.2低碳钢物理性质及其特点
低碳钢是含碳0.25%,硬度60HBW-90HBW,其含碳质量分数低,硅锰含量又较少,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因焊接引起严重的硬化组织和产生淬火组织,其强度不高(一般在500MP以下),塑性和冲击韧度优良。其主要用于特殊板材和型材、薄板、带材、焊丝结构用型材、板材和棒材。
焊接时具有以下特点;
(1)可装配成各种接头形式,适应各种不同位置的焊接,且焊接工艺和技术简单,容易掌握。
(2)塑性好焊接接头产生裂纹的倾向小,适合制造各种大型结构和受压容器。
(3)不需要使用特殊和复杂的工艺设备,对焊接电源和焊接材料没有特殊要求,交直流焊机、酸碱性焊条和焊剂都可以使用。
(4)如果焊接时热输入过大,例如焊条直径或焊接电流选择不当,埋弧焊电流或焊接速度不当,也可能因热影响区的晶粒长大而引起塑性降低。
1.3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焊接性
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和结构形式等),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性能,即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产生焊接缺陷的敏感性;二是使用性能,即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应性。
影响金属焊接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材料(化学成分、组织状态、力学性能等)、设计(结构型式)、工艺(焊接方法、焊接规范等)及工作条件(工作温度、负荷条件、工作环境等)等4个方面。
化学成分是影响金属材料焊接性的主要因素。生产中,常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来评定其焊接性。由于钢中含碳量对其焊接性的影响最为明显,通常把钢中合金元素含量对其焊接性的影响,按其作用换算成碳元素的相当含量,即用碳当量(CE)法评价金属材料的焊接性。
1.4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