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第六章人际沟通
第五章 人际沟通 第一节 人际沟通概述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它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沟通三种类型。 一、什么是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沟通又称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过程。 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是人类群体乃至人类社会形成的开端。 人际沟通的特点 首先,在人际沟通中,沟通双方均为主体 其次,人际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 再次,人际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具备统一的或大体相近的符号系统作为实现沟通的工具。 最后,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因社会、心理或文化因素造成沟通障碍。 二、人际沟通的构成要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了著名的传播过程中的“五W模式”,即Who(谁);Say What(说什么);Through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说的);With What Effect(产生什么效果) 针对人际沟通的特点,个人认为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沟通主体 沟通内容 沟通途径 沟通效果 三、人际沟通的种类 (一)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二)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三)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formal and informal communication) 四、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的起点 (二)人际沟通的效果决定了人际关系的状况和性质 (三)人际沟通状况能反映出人际关系状况 第二节 非言语沟通中的信息解读 英国著名的非言语行为研究者M.阿盖尔1972年在《人类社会互动的非语言沟通》一文中曾提出非言语沟通的用途有三方面:一是处理、操纵直接的社会情境,二是辅助语言沟通,三是代替语言沟通。这也说明了非言语沟通信息强大的交际功能 一、表情的解读 表情,顾名思义,就是表达情感,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身体姿势、语音语调语速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看法、情感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表情肌运动所形成)、肢体表情(动作和姿势构成)和言语表情(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 (一)面部表情 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都拥有一样的快乐、悲哀、静穆和狂怒等复杂、丰富的面部表情;所以,面部表情是非言语沟通的最佳渠道,它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通用的无声语言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教授在他的著作《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对学术界关于面部表情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他指出,对于人类面部表情的研究,始于查尔斯·达尔文的著作:《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 达尔文认为,由面部表情表达出来的基本情绪具有普遍性——所有人都用同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或加以编码,而所有人也都可以准确地诠释这些情绪或加以解码。这是物种特性而非文化特性,是曾经有用的生理反应所留下来的痕迹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保罗·埃克曼和沃尔特·弗里森(1971)进行过一项精心设计的研究: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研究佛尔族的解读能力,那是一个没有文字的部落,尚未接触过西方文明。他们向佛尔族人讲述几个带有情绪内容的故事,然后让他们看那六张美国男人和女人表达情绪的照片;而佛尔族人的任务是用那些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的照片来跟故事配对。结果他们的回答与西方国家的被试一样准确 克里斯蒂娜·汉森和拉纳尔德·汉萨(1988)的研究也构成了对达尔文关于面部表情进化意义的支持。他们推测,如果在个体之间传递情绪信号的能力在人类这一物种中具有生存价值,那么对愤怒脸庞的觉察应该是尤为重要的,因为他人的愤怒对生存来说是一种直接的威胁。 于是他们将一张愤怒的脸放在大量的愉快或中性的脸中,还把一张中性或愉快的脸放进大量的另一种表情中。被试的任务是在一组人脸中尽快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一张,同时测量他们的反应时间。能迅速找出的是哪一种人脸?愤怒。这意味着人类不仅很擅长解读一般的面部表情,尤其擅长解读最有警示性的潜在危险信号——愤怒。 阿伦森还指出,人们对面部表情的解读其实并不简单,有时会出现解码出错。 出错原因有三: 人们经常会流露出情绪混合——脸上的某些部位表达一种情绪,而其它部位表达另一种情绪,如又惊又喜(眼睛流露出吃惊,而张开的嘴唇则表明开心)、又怒又怕等; 二是有时人们会努力掩盖自己的情绪,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情感,这是出于自我保护或印象管理的需要。 三是与文化有关 ,如西方文化对女性情绪表露并未有太多限制,所以她们可以毫不掩饰地开怀大笑,而日本女性受东方文化的约束则需要克制,说明面部表情也有文化制约性 (二)肢体表情 肢体表情也称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安全论文2000字范文(精选5篇).docx VIP
- 用电检查员技能培训课件—三相四线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及操作.pptx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pptx
-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红色革命故事学习PPT.pptx VIP
- 心理健康指导师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电子基础培训介绍.pptx VIP
- 离心式压缩机培训PPT.pptx VIP
- 犯罪心理学大学校园故意杀人罪的分析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为例.pdf
- SLT 631.1-2025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docx
- 高考历史判断题练习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