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权制度探究 法学专业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默权制度探究 法学专业

沉默權制度探究 內容摘要: 沉默權作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所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已被大多數英美法系國家和大陸法系國家所接受。它是國際人權保障體系中的一項基本權利,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障憲法權利,維護人格尊嚴的重要基石。隨著我國法治社會進程建設的不斷推進,司法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人民群眾法律意識的增強,沉默權制度的引進與適用會變得不再沉默,鑒於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沉默權制度進行深入細緻的剖析,以便對沉默權未來在我國的確立與適用提出有益的見解。 關鍵字: 沉默權 歷史演變 利弊分析 新發展趨勢 正文 沉默權由一國的人權保障制度,發展為國際普遍認同的人權準則,其對於保障人權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容質疑的。但是隨著沉默權制度的發展,弊端也日益顯現,有些國家對沉默權進行了一些限制。這對包括我國和其他國家對沉默權的確立和適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沉默權的概念 沉默權(The Right to Slience)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員警問詢或出庭受審時,又保持沉默,拒絕回答的權利.在西方英美法系國家和大陸法系國家,大多數都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沉默權,並且作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項基本刑事訴訟權利寫入法律條文之中。 對沉默權的理解,不同國家,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不同學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大致上分為三種:廣義和狹義之分;“默示沉默權”和“明示沉默權”之分;審訊沉默權和審判沉默權之分。 廣義沉默權和狹義沉默權之分。廣義沉默權即涵蓋了刑事訴訟中所有涉案人都有保持沉默不說話的權利,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證人等,甚至超出刑事訴訟的範圍。狹義的沉默權僅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活動中享有沉默的權利,有權拒絕回答不利於己的證據。 “默示沉默權”與“明示沉默權”之分。“默示沉默權”即該國法律中並未規定司法人員必須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告享有沉默權,但是默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權,默示沉默權在這些法律規定中一般以“對任何人不得強迫自證其罪”來限制。“明示沉默權”即司法人員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必須告知被告人享有沉默的權利,著名的“米蘭達規則”就是“明示沉默權”的一個典型範例。 審訊沉默權和審判沉默權之分。即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訴訟的那個階段開始享有沉默權,是在員警詢問階段就享有沉默權還是在法庭審判階段享有沉默權。 不管哪種理解分歧,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訴訟過程中有不說話的權利,“不強迫自證其罪”,以便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權。 二,沉默權的歷史演變 1.沉默權的起源。英國于13世紀初由羅馬教會取消了神明裁判的方式,教會法庭開始實施糾問式訴訟模式,並採用了“依職權宣誓”的程式,即被告在訴訟程式開始前進行宣誓,其在審判活動中如實回答所有可能的提問,但是我們應當看到,這種司法證明活動的轉變並沒有提高個人的人格尊嚴,相反的,造成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陷入兩難境地,要麼自證其罪,不回答會造成藐視法庭之罪。同時,糾問式訴訟模式也加劇了刑訊逼供的發生。為此,英國人民進行了長期不懈的鬥爭。16世紀的宗教改革使教會法庭的權威不復存在,這為司法證明活動的變革提供了契機。1568年,普通上訴法院首席大法官戴爾反對王室特別法院糾問宣誓事件吹響了變革的號角,而其後的約翰·李爾本案使糾問式訴訟模式走向滅亡,沉默權得以在英國出現和確立,李爾本案被公認為“沉默權第一案”。 1639年,書商約翰·李爾本以“販運禁書”和“煽動反政府言論”為由被英國官府逮捕,在審判中,李爾本斷然否認其罪行,並且拒絕作為反對自己的證人,英國星座法院以藐視法庭罪判決李爾本鞭刑,而對指控的“販運禁書”等罪名未予判決。在行刑當天,執行者超出判決鞭刑數目對李爾本實施了懲罰,英國人民憤怒了,並在倫敦塔下大呼“沉默”“權利”。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功以後,議會掌權,在議會審理12主教案時為李爾本翻了案,議會下院更是尖銳的指出當年星座法院的判決是“血腥的,殘酷的,不人道的”,並宣佈面對不公正的審判,英國人有權保持沉默。沉默權作為一項基本訴訟權利被明文寫入世界上第一部憲法性檔《權利法案》之中。 2.沉默權制度的發展頂峰階段。英國雖然率先確立了沉默權制度,但是真正的把沉默權發展到頂峰的是美國。經歷了獨立戰爭的美國人更加注重個人自由價值的實現,所以從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後,便繼承沉默權制度,並且大大推動了沉默權制度的發展,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和第十四修正案都以國家憲法的形式確立了沉默權制度。1963年發生在美國的米蘭達案件更是成為沉默權發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牌。 1963年,米蘭達被控搶劫罪,根據被害人的描述,員警逮捕了米蘭達並對其進行了訊問,米蘭達供認了自己的罪行並在供認書上簽字。宣判後,米蘭達以員警違反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為由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1966年美國聯邦最高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