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课件: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过关检测(共22张PPT).ppt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课件: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过关检测(共22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课件: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过关检测(共22张PPT)

单元过关检测 * 1.如图所示是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币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币的真假,这主要是利用了声音的( )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 C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D 3.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 )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C.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B 4.(2017枣庄)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C 5.(2016南京)下列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如图①,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如图②,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如图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如图④,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B 6.噪声有时也是有用的声音,下列各种噪声中有危害的是( ) A.工人凭机器发出的噪声判断故障的原因和部位 B.足球比赛时,观众喝彩的噪声能鼓舞运动员的士气 C.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 D.大型乐队中利用锣的噪声烘托演出的效果 C 7.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回声定位制成倒车雷达 B.有些高科技新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B 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A 9.过年放鞭炮是最能代表新年到来的民俗标志,鞭炮爆炸时引起周围空气的 而发出声音,但是热闹的鞭炮声也成为新年中最大的噪声,同时燃放鞭炮也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因此在春节期间,城区内禁止燃放鞭炮,这是从 减弱噪声。 振动 声源处 10.录音机的喇叭卸下来(它与录音机之间的连线没有损坏)后,在喇叭上撒一些很小的泡沫粒,放响录音机后可以看到泡沫塑料会在喇叭上 ;若把录音机的音量开关开大,这时还会看到 ,这说明发声体的 越大,响度越大。 跳动 泡沫塑料 跳得更高 振幅 11.地震时会产生一种人耳无法直接听到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其频率 20Hz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对建筑物和人的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长期处于该环境中会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次声波 低于 12.如图所示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只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也越来越 (选填“高”或“低”)。 快 高 13.手机的声控密码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种语音密码记录的是人的声音的 特性。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 音色 乙 1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作为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作为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确的。 小 ① 15.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时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所示: (1)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 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