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年八上物理:4.6神奇的眼睛ppt课件(29页)共29页.ppt

【教科版】2017年八上物理:4.6神奇的眼睛ppt课件(29页)共29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2017年八上物理:4.6神奇的眼睛ppt课件(29页)共29页

* 晶状体相当于 ; 视网膜相当于 。 凸透镜 光屏 对于正常人来讲,眼球的自动调节能力很强。 晶状体有弹性,睫状体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 物体变远时,晶状体变扁平,焦距变大。 物体变近时,晶状体变较凸,焦距变小。 物距改变时,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距,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正常眼的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能看清远处与近处的物体。 大约25cm 正常眼睛看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 远处的物体射来的光线可以看为平行光,进入眼睛后,能会聚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 远视的成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 远视眼: 近视的成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用玻璃烧瓶代表眼球中的玻璃体,凸透镜代表晶状体 正常 近视 远视 在b与c模型中,要使光束会聚在烧瓶后壁上,应在模型前加什么透镜? 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实验模型 近视眼镜是 透镜。 凹 近视眼模型 二、视力的纠正 远视眼镜是 透镜。 凸 远视眼模型 视力的纠正 眼镜的度数 1、什么是透镜焦度? 2、什么是眼镜的度数? 3、眼镜的正、负度数是什么意思? 焦距的倒数,Φ=1/f,单位:m-1 镜片的度数透镜焦度乘100的值,D=100Φ,单位:度 眼镜的正、负度数分别表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三、透镜的应用 放大镜就是: 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 成像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题:   ⑴应把物体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   ⑵要想使物体看起来更大该怎么办? 答: ⑴应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⑵物体在焦点以内,且靠近焦点处。 照相机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 胶片相当于 。 凸透镜 光屏 镜头 胶片 思考题:要使照相机底片的像变大,应如何移动照相机并调节镜头? 答: 应使照相机靠近物体, 并使镜头向前伸(即拉长暗箱)。 显微镜 显微镜(图4-56)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显微镜原理  显微镜上有两组凸透镜,分别称为目镜和物镜。当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的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练习: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镜,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物镜       的位置,成放大的实像,该像在目镜的    成放大的 像,两次放大 , 提高了放大倍数 . 凸透 焦点和2倍焦距以内 焦点以内 虚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