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王蒙
第三节 王蒙 一、创作活动简介 处女作《青春万岁》 成名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第一阶段:早期 “革命+青春” 第二阶段:艺术创新阶段 1979年以后,王蒙先后发表了《春之声》、《布礼》、《蝴蝶》等作品,运用意识流手法,着重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世界。 《活动变人形》、 《来劲》、《坚硬的稀粥》 多种结构方式 (1)、放射线结构 如《春之声》,岳之峰的心理活动。 (2)、交叉式结构 ,情节和心理的糅合, 如《相见时难》 翁式含——蓝佩玉——杜艳 第三阶段:90年代 王蒙主要从事“季节”长篇小说写作,《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等是作家回首往事、反思历史、进一步感悟历史奥秘之作。 二、精神之旅的探寻者 1、抹不去的政治情结(少共情结) “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这是王蒙小说创作的支点。 王蒙把创伤记忆化成写作资源,以极大的勇气面对我们民族沉重的历史。 2、自我的追寻 以自我经历为基准,不仅书写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创伤、残缺、修复、再生的精神之旅,也传达出个体生命历程的信息。 主人公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历经坎坷,与王蒙自身的经历颇为相似,如《布礼》中的钟亦诚、《杂色》中的曹千里、《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这些人物渗透了作家自身的阅历和经验。 另一类主人公熔铸了作家的体验、感受、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升。如《蝴蝶》中的张思远、《春之声》中的岳之峰等。 3、 自身的印痕 王蒙以蝴蝶来象征作品主人公张思远对自我本质和历史的思考,成为一个统摄全篇的、虽然没有实体、却又无所不在的意象。 “少共精神”可以说是王蒙创作的整体精神的“根”,其支系发达,四处蔓延。 《季节》系列 王蒙把当代中国历史剪辑为四个“季节”: “恋爱”-“失态”—“踌躇”—“狂欢” 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当代中国近三十年的历史进程。 三、上下求索的独行者 探索——试验——寻觅——创新 1、独行 “独行者”的人物系列: “老张头”《蝴蝶》、曹千里《杂色》 、岳之峰《春之声》······ 作者把外宇宙和内宇宙双向交叉,以这些人物的心灵为端点,写他们的所遇、所见、所闻、所忆,天马行空,纵横驰骋。 2、独思 《活动变人形》可以看作是一部现代中国某些知识分子的“变形记”,王蒙把探索的触角伸向知识分子自己的历史,对主人公倪吾诚在中西文化夹缝中尴尬困窘的状态进行精神审判。 “一个堂堂的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既留过洋又去过解放区的人,怎么能是这个样子的?他感到了语言和概念的贫乏。倪藻无法判定父亲的类别归属。知识分子?骗子?疯子?傻子?好人?汉奸?老革命?······” 这些连珠炮的发问与置疑不断变换思路,把一大串貌似矛盾而又可笑的“头衔”和术语随意组合在一个个疑团里,发人深思。 3、独舞 王蒙以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传统小说形式进行改革,大胆探索和尝试各种艺术手法,开创东方化的意识流。 如《布礼》、《蝴蝶》、《春之声》、《夜的眼》等。 开创东方化的意识流 (1)、主题的象征性,如《蝴蝶》。 (2)、意识与潜意识 (3)、心理时间 (4)、心理剖析 (5)、内心独白 (6)自由联想 怎样从小说中认识王蒙? 王蒙的胸襟是博大的,写作对他来说是“为了心灵的自由驰骋,为了把哭、笑、痛苦、嘲笑、思索、爱情、平静、宽恕和自信写它个淋漓尽致。”这是大气的心态,自由的心态。 四、多维艺术空间的营造者 王蒙突破线形思维模式,把文与野、雅与俗相交织,既带棱角又不乏圆熟,杂语喧哗,尽情狂欢,形成亦庄亦谐、亦悲亦喜的美学效应。 1、立体化 2、 游戏化 王蒙认为“幽默感就是智力的优越感”,创造了游戏体语言。如《失恋的季节》 3、狂欢化 反讽、象征、调侃、戏谑随意交叉,信息量大,蕴涵丰富,构成杂语喧哗的多维空间。如《踌躇的季节》 五、阅读与思考 1、参考资料: (1)、冯光廉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 (2)、王干:《寓言之瓮与状态之流——王蒙近作走向谈片》,《文艺争鸣》1994.2. 2、思考题: (1)、何谓“反思文学”? (2)、贯穿王蒙小说的红线是什么 ?为什么? (3)、分析王蒙小说形式创新的特色。 第四节 张贤亮 一、苦难历程上的跋涉者 自身经验类型:《土牢情话》、《灵与肉》、《初吻》、《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 社会经验类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浪漫的黑炮》等。 二、《绿化村》: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1、悲怆而深沉的艺术批判 作家从人的本质的失落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揭示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整个社会的痛苦与荒谬。 《绿化树》 被流放劳改的右派,被社会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