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一章节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控制论:1948年 麻省理工学院(MIT)数学家维纳提出的。 控制论对传播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传播过程研究引入了反馈的概念,控制的关键在于反馈,没有反馈就谈不上控制。 内容:任何系统都按一定的秩序来运行,但因为系统内部存在多偶然和随机的偏离,因此,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目标的最后实现,就有必要对系统进行控制。现代传播学中制度研究、受众研究以及传播效果研究等几乎所有的研究领域,都渗透着控制论的思想。 (3)系统论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系统论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系统论,即整体决不等于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方法论上。 第三节 传播学的发展 一、国外传播学的发展 1、发展轨迹 1922年美国人李普曼的《舆论学》出版。 李普曼,新闻工作者,他的贡献: (1)“拟态环境”: (2)“刻板成见”: 1927年拉斯韦尔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 1944年拉扎斯费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出版。 1946年拉斯韦尔等人编著,出版了《宣传 传播 舆论》一书,首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传播学的经典性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确定了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围。 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大众传播学》,标志传播学正式诞生。 2、传播学研究经历的早、中、当代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传播学研究 第一阶段(1920—30年代)重视传播效果,“枪弹论”盛行。又叫“魔弹论”“皮下注射论”。 第二阶段(1940—50年代) 1、传播学开始兴盛,各种传播模式纷纷建立。 2、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提出新的理论,动摇了早先的“枪弹轮”,“有限效果论”出现。 (2)中期的传播学研究(1960—70年代) 传播学研究拓展到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不同派别的传播学涌现。 (3)当代的传播学研究(80年代以来) 传播学研究中的派别分流日益明显。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二、我国传播学的发展 台湾地区:(传播学的研究从台湾开始) 朱谦:固定样本研究 杨孝荣:《传播统计学》 70年代后,研究逐步走向多样化,出现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研究。 大陆地区:大陆的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 1956年复旦大学新闻系主编的《新闻学译丛》将communication译成“群众思想交通”。 1978年该校刊物《新闻大学》登载文章介绍传播学理论。 1980年代初四大传播机构开始研究传播学 1984年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中文版出版 1995年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究会盛况空前,此次会议论文做最多、与会学者最多、成果多样化。 第二节 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立者 一、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1902—1977)美国著名的政治家。 1、他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 提出“5W”模式; 倡导和实践了内容分析法; 提出传播的三大功能。 “5W”模式: 谁在传播(Who)---------------控制分析 传播什么(Say What)----------内容分析 通过什么渠道传播-------------- 媒介分析 (In Which Channel) 向谁传播(To Whom)-----------受众分析 传播效果如何(With What Effect)------------- 效果分析 传播的三大功能: 监视环境的功能 联系社会的功能 传承文明的功能 2、特点 (1)对政治传播(尤其是战争宣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对整个人类传播发生兴趣并深入研究,为传播学的创建作出卓越贡献。 3、代表作 《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博士学位论文);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等。 二、勒温 库尔特*勒温(卢因1890-1947) 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 1、贡献:他是“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开创者,另外他还提出 “守门人“等概念。 2、特点 (1)他是心理学家,完形心理学的倡导者(格式塔学派)主张整体先于部分,并制约部分。 (2)创立“场论”和“群体动力论”: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3、代表作 其代表作:《解决社会矛盾》、《群体生活的渠道》等。 三、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1912—1961)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他毕生致力于态度改变的研究。 1、贡献 (1)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2)创立控制实验法 2、特点 主要从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入细致的研究,采用“控制实验法”。 3、代表作 《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等。 四、拉扎斯费尔德 保罗*拉扎斯费尔德(1901—1976)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的社会学家。 1、贡献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