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二 第32讲
; 时空坐标; 知识主线;线索2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线索3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这些作品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落实主干知识;落实主干知识;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主张
①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思想: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主张“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历史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2.孟子
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 ”学说,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提出“ ”的思想,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影响;法家思想;墨家思想;;突破核心考点;考点一 “国学初露”——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3)经济特征: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
(4)教育特征: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2.家国情怀——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 获取材料信息;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惜的是,先秦儒家的那种个人主义传统在后代日趋衰落,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忽视。孟子倡导的独立人格越来越少。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材料源;2.孟子的“民本”思想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
发现问题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孟子主张以父母论君民关系。
命题角度 孟子立论的基础;儒家的道德体系;孟子主张的君民关系。;3.荀子的法治观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
发现问题 荀子认为执法者的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
命题角度 儒家的法治观;以德治国与法治的关系;儒家与法家法治精神的比较。;4.先秦儒家的缺憾
(汉初儒生)即便对先秦儒家所追求的那个浪漫柔情的美好世界同样地执着,如果不想被历史和现实无情地抛弃,他也不得不清醒地面对眼前冷酷的事实。……既然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只有改变世界观。
——毛圣泰《董仲舒对儒学的法家化改造》
发现问题 材料信息表明先秦儒家存在着脱离现实的不足。
命题角度 先秦儒家的历史观;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与现实差距。;考点二 诸子百家思想的时代性和现实价值;(2)道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②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墨家的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法家思想: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2.家国情怀——诸子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逐个突破专题81电磁感应中的单、双棒问题(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分析.pdf VIP
- 模拟退火算法课件.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钕稀土磁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5年安徽高考思想政治真题试卷完全解读(含试卷分析与备考策略).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MRI磁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VIP
- 水平三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教案.pdf VIP
- 《立足课标与课本 科学备战》2025安徽省中考化学复习 策略.pptx
-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