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不锈钢锻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_不锈钢锻造

第七章 不锈钢锻造 7.1 不锈钢简介 不锈钢是指在空气、水、盐的水溶液、酸以及其他腐蚀介质中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的钢种。 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和耐热性,是航空发动机中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 合金元素对不锈钢显微组织的影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扩大奥氏体区或稳定奥氏体的元素,如C、N、Ni、Mn、Cu等;另一类是封闭或缩小奥氏体区形成铁素体的元素,如Cr、Si、Ti、Nb、Mo、Ta、W、Al等。 一、铁素体不锈钢 通常含Cr:15~30%,C:0.12%以下。 还加入较少量其他合金元素如Mo、Ti、Nb,这类钢都具有铁素体组织。 典型的牌号有Cr17、Cr17Ti、Cr17Mo2Ti、Cr25、Cr28 等。 二、马氏体不锈钢 含Cr:12~18%,C:0.1~1%。 马氏体不锈钢可以使用淬火、回火及退火处理,马氏体不锈钢没有正火处理。 马氏体不锈钢当硬度提高时,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升高,而延伸率、截面收缩率及冲击韧性则随着降低。 三、奥氏体不锈钢 含Cr:16~25%,Ni:6~22%,。 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下通常保持为奥氏体组织,塑性好,耐腐蚀性也较铁素体不锈钢好。 为避免晶间腐蚀,许多奥氏体不锈钢要进行稳定化处理。 四、沉淀硬化不锈钢 含Cr:10~30%,同时含有一定量的Ni和Mo,通常还加入Cu、Al、Ti和Ni形成沉淀硬化相。 这类钢强度高(σb可达1000-1500MPa),高温性能好,易于成形和焊接,这类钢还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通常根据热处理(固溶处理)后室温组织,可分为半奥氏体型和马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 不锈钢的表示方法: 不锈钢的用途: 7.2 不锈钢的可锻性和锻造温度范围 一、不锈钢在高温下的变形抗力 二、过剩铁素体对不锈钢工艺塑性的影响 1.过剩铁素体对奥氏体不锈钢工艺塑性的影响 当钢加热到锻造温度范围内的较高温度时,由于TiC溶入固溶体的量明显增多,因而钢中高温铁素体(δ)的数量随温度增加也明显增多,尤其是当加热温度超过1250℃时,δ相增加更为剧烈。 在锻造过程中,无论是δ相还是γ相,当其单独存在时,钢在高温下的塑性都很高,但当δ相和γ相同时存在时,钢的塑性明显下降。 2、铁素体对马氏体不锈钢塑性的影响 当马氏体不锈钢中的δ相少于γ相时,再增加δ相将导致钢的塑性下降; 当马氏体不锈钢中的δ相多于γ相时,再增加δ相将导致钢的塑性提高,并使最大塑性移向较高温度。 请思考为什么? 1.铁素体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的始锻温度不宜过高,均应低于1200℃,特别是毛坯最后一火的加热温度最好不超过1120℃; 铁素体不锈钢的终锻温度生产上常定为720℃-800℃,不允许高于800℃。 铁素体比奥氏体具有更大的晶粒长大倾向。 2.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的始锻温度一般不超过1200℃; 终锻温度一般取825-850℃; 终锻温度主要受碳化物析出敏感温度(480-820℃)的限制,若终锻温度落入此温度范围,则由于碳化物析出增加了变形抗力,降低了塑性,从而造成锻造开裂。 3.马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的始锻温度受高温铁素体形成温度和铁素体形态的影响,如铁素体为带状则容易产生裂纹,如铁素体为细小球状时,塑性明显提高; 始锻温度一般为1150℃; 终锻温度随含碳量不同,含碳量高时一般取925℃,含碳量低时一般取850℃,均应高于钢的同素异构转变温度。 4.沉淀硬化不锈钢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始锻温度通常取1180℃,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始锻温度取1150℃; 因为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塑性差,终锻温度不宜过低,否则会产生锻造裂纹; 终锻温度不应低于950℃,若低于950℃应回炉重新加热。 7.3 不锈钢的锻造工艺特点 一、下料 直径大于40mm的棒材多用圆直径大于盘锯切割,较小直径的棒材可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马氏体不锈钢对表面缺陷十分敏感,原材料表面若有划痕等缺陷,都会在锻造过程中扩展成裂缝。 对于表面有缺陷的棒材,须经车削剥皮或用无心磨床磨去一层,将缺陷清除干净。 二、毛坯加热 不锈钢锻前加热可用电炉,也可以用火焰炉。生产中多用火焰炉,炉气气氛应保持中性或微氧化性。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是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对于直径大于100mm的毛坯,均应采用两段加热制度:在预热阶段,保持800~850℃的炉温以减慢加热速度;在加热和均热阶段,保持较高炉温(始锻温度上限),以便能迅速加热到始锻温度。 对于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精密锻件,或余量较少的重要锻件,加热前往往在毛坯表面上涂一层防护涂料(玻璃润滑剂),然后在普通加热炉内加热。 不锈钢的加热时间可以按0.3~0.5min/mm计算。 三、模锻 模锻前模具应预热至150~200℃,有时可预热到300℃。 不锈钢模锻可采用单型槽或多型槽模。截面形状有剧烈变化或形状复杂的锻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