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_饮茶与心理疾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_饮茶与心理疾病

一、茶对心理疾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心理疾病 1、健康: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 2、心理健康: 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 3、心理疾病: 指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心理处于非正常状态。 什么叫心理障碍 焦虑:总在担心今后不太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危 机降临。 抑郁: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失眠早星、 无法控制的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健忘、自 信心下降、消极悲观。 目前我国有将近2000万精神疾病患者,其中重型病患者约占一半,精神分裂者也超过800万人。据美国的心理学家估计,每一百个成人中:19人有明显的焦虑症, 10人有严重的忧郁症,5人有人格障碍。1人有精神分裂症,1人患有老人失智症或脑部衰退,11人酗酒或滥用其他药物。心理疾病在全世界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成为全球性非防、非治不可的疾病。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和推测,一般心理疾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遗传、生理、认知等内在因素和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外在因素引起的。 心理疾病可能具备的特征 异常:即行为失常、与众不同、极端、怪异 痛苦:患者非常苦恼、不悦 功能失常:干扰患者个人日常活动等诸方面的能力 危险:由于行为及功能的失常并走向极端往往导致对患者本人以至他人的伤害,如自杀或杀人。 (二)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1、内在的因素: 遗传因素:有的心理疾病具有遗传性。 生理和身体健康因素:身体是心理的载体。身体的长期疾病往往导致烦躁不安等,身体有缺陷也往往引起心理疾病。 认知(对待事物、问题的态度)、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因素 2 外在的因素: 外在的因素往往是产生 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工作和学习环境方面的原因 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突发事件或长期应激的影响 不愉快社会心理因素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 人际关系紧张 环境适应不良 感情生活的挫折 医源性或非医源性引起对疾病的恐惧 重大生活事件的打击(不愉快的情绪是自找的,反映了心理素质较差) 工作和学习环境方面的原因 经济的发展导致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的城市从业者被高强度的工作环境所困。他们中的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适,加上复杂的和难处理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从生理角度讲,一个人的精神如果总是高度紧张的话,会造成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免疫力下降,易产生各种身心疾病,甚至会导致“过劳死”。 另一方面问题比较明显的就是学习环境,我国的大中小学生为了顺利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这些无形的压力导致学生产生反应迟钝过激、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等心理症状。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 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 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 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 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 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上述这些都可能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突发事件或长期应激的影响 目前,因为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家庭中勾心斗角,整天吵嘴打架,或者父母突然离异都会给孩子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产生心理疾病。据调查,在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中,诱因是家庭问题不顺心的达52%。在成人中分居、离婚、寡妇、鳏夫的心理发病率最高。而对学生来说,缺父少母关爱、家中关系紧张的心理发病率也较高。 家庭生活的贫困,工作中的急功近利,青少年过分依赖网络,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等等,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心身疾病的临床表现 哪些性格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内向、敏感、紧张、追求完美、孤僻、刻板、可塑性差、暗示心重、胆小 A型性格:急躁、争强好胜 (三)茶与心理疾病 茶叶中大量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具有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