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章 浅析教学理论改进课堂教学设计.doc

刘仁章 浅析教学理论改进课堂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仁章 浅析教学理论改进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教学理论改进课堂教学设计 ——利用认知结构理论和“再创造”理论改进《旋转变换》教学设计 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刘仁章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效率,而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影响新课改的推进。因此我们应不断学习有关教学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用它们来指导我们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使我们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本文阐述利用认知结构理论和“再创造”理论改进《旋转变换》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旋转变换 图形 教学设计 现代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享受成功体验、激发探索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再创造”与满足心理需要的过程。因此,更新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一个深受教师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学习教育理论时,常联系教学的实践,尝试用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代教学规律,凸显新课标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间摸索和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以《旋转变换》的教学设计的改进过程为例,介绍我的具体做法。 一、第一次教学设计:基于教材文本,渗透教参思想。 图形变换是新教材新增内容之一,这个内容的增加深受教师们的欢迎,因为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很好素材。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旋转变换》安排在七年级下册2.5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现实生活中图形的旋转;2.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的概念;3.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的性质;4.会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变换后的图形;教学重点是:图形的旋转变换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是: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变换后的图形。我在把握了教参中的教学思路后进行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 合作学习 观察节前图,并讨论:风车的叶片由A至B的运动,钟表的钟摆由C至D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图形的旋转变换源于物体的旋转运动,是对物体旋转运动的数学抽象。通过合作学习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旋转变换的特点,同时形成定义和有关性质。并感受到知识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给出定义 1.什么叫做图形的旋转变换; 2.什么是做旋转中心。 3.举现实生活中旋转变换的例子。 了解定义内涵,理解定义后让学生知道: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各部分旋转的方向和角度都相同,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保持不变等性质,为旋转作图提供依据。再通过举例反馈学生对定义的掌握情况。 做一做 1.如图①,经过怎样的旋转变换,可由射线OP得到射线OQ?2.如图②,经过旋转变换,能使左手的图形与右手的图形重合吗?用你的左、右手试一试 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学会: 1.认识到叙述一个旋转变换必须写全旋转变换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 2.通过学习描述旋转变换,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描述旋转变换,巩固旋转变换的定义和有关性质; 4.反馈学生对定义的掌握情况,学会辨认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变换特殊性(旋转变换与轴对称变换的区别); 作图分析 如图③,O是△ABC外一点。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度, 作出经旋 转变换 后的像。 对照旋转变换的定义出发探究作图步骤,形成作图方法。 1.基本思路:先作关键点的对应点,然后把对应点依次连结起来,讲问题归结为作关键点的对应点; 2.利用定义探究作法如何保证所作的对应点满足旋转变换的条件。(只能用点的运动轨迹来解释): 3.借助作度数为定值的弧来确定对应点,达到以上要求。 归纳性质 1.提问:旋转变换有哪些性质; 2.利用旋转变换性质,你能找到简便的作图方法吗? 1.依据作图过程完善性质,如: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等于旋转的角度; 2.又根据性质,反过来思考简便的作图步骤。培养学生养成反思习惯。 反思小结 教师可以设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与探索,你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同桌对讲,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发言,老师总结与归纳。在交流中共同梳理知识点: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呈现课本合作学习中的生活中转动的实例; 2.你能作出经旋转变换后的像吗?例: 如图③,O是△ABC外一点,以点O为旋转中心,…….(题目应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才可以画出变换后的像?) 。 创设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知识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使学生沉浸于数学思考之中,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思维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 1.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图形的旋转变换源于物体的旋转运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仅让学生知道旋转变换及旋转中心

文档评论(0)

jcc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