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 增大,则 k 增大,圆环中心处有圆环冒出; e减小,则 k 减小,圆环中心处有圆环吞入 垂直入射时有 ----明 ----暗 2.透射光干涉 光程差 透射光明、暗纹条件 ----明 ----暗 反射光和透射光互补,反射光干涉加强时,透射光干涉减弱 [例2]在白光下,观察一层折射率为 1.30的薄油膜,若观察方向与油膜表面法线成300角时,可看到油膜呈蓝色(波长为480nm), 试求油膜的最小厚度,如果从法向观察,反射光呈什么颜色? 解: 需考虑半波损失。根据明纹条件 k=1时有 从法向观察,i=0: k=1时: k=2时: ----绿色光 ----紫外光,不可见 二.应用 1.增透膜 玻璃 MgF2 光在膜的上下表面反射时都有半波损失 反射光干涉相消时有 膜的最小厚度为 或 ----光学厚度 ----此时透射光增强 即光学厚度为某一波长的1/4时,则膜为该波长的增透膜 2.高反射膜 光在每层膜的上下表面反射时只有一个面有半波损失 第一层 最小光学厚度为 第二层 最小光学厚度为 即每层膜的光学厚度都为?/4时,可得到该波长的高反射膜 波动光学B * ) 研究光的波动特性:干涉、衍射、偏振 波动光学B ? 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 1、光是电磁波 电磁波是电场强度 与磁场强度 的矢量波 和 传播速度相同、 相位相同 称为光矢量 可见光七彩颜色的波长和频率范围 光色 波长(nm) 频率(Hz) 中心波长 (nm) 红 760~622 660 橙 622~597 610 黄 597~577 570 绿 577~492 540 青 492~470 480 蓝 470~455 460 紫 455~400 430 激发 辐射 发光持续时间 激发态上电子的寿命 2.热光源发光特点 发光是间歇的 光波列 ----长度有限、频率一定、振动方向一定的光波 不同原子激发、辐射时彼此没有联系 ----同一时刻各原子发出光波的频率、振动方向和相位各不相同 同一原子不同时刻所发出的波列,振动方向和相位各不相同 4.相干性 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或同一光源的两部分发出的光都不是相干光 同一原子同一次发出的光在空间相遇时是相干光 3.单色性 单色光:具有单一频率的光波(*) 光波: 的电磁波 色散:红橙黄绿青蓝紫 ----可见光谱 分振幅法:利用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光和透射光作为相干光 如薄膜干涉 5.相干光的获得方法 分波阵面法:从同一波阵面上取出两部分作为相干光源 如杨氏双缝实验 双缝干涉 一.杨氏双缝实验 1.装置原理 2.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波程差 可得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明纹 暗纹 其中 讨论: 对应于k=0的明纹称为中央明纹, 对应于k=1, k=2,?称为第一级, 第二级,?明纹 相邻两明(或暗)纹的间距 ----明暗相间的等间隔条纹 ?一定时 白光照射: ----条纹变密集 d和D一定时 d?或D? d?或D? ?x? ?x? ----条纹变稀疏 ?? ?x? ?? ?x? 中央明纹为白色,其它各级为彩色,内紫外红 △X 若 ,则 明纹光强 暗纹光强 光强分布 ----I1、I2为两相干光单独在P点处的光强 二.菲涅耳双镜实验(了解) ----明暗条纹分布与杨氏双缝实验相同 等效为两个虚光源光的干涉 三.洛埃镜实验 光在镜面反射时有半波损失(波疏到波密界面) ----结果与杨氏双缝实验相反 暗纹 一.光程 光程与光程差(*) 设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为光在折射率为n的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由折射率定义 t 时间内,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t 时间内,光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 光程:光在某一媒质中走过的几何路程 r与该媒质折射率 n的乘积 nr 意义:将媒质中的路程折算成真空中的路程,以便比较 光程差: 相位差: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当 时,即两束 光在真空中传播时 --波程差 光程 …… ? 一束光连续通过几种介质 光程差 二.透镜的等光程性 AF和CF在空气中传播距离长,在透镜中传播的距离短 BF则相反 AF、CF和BF的光程相等,它们会聚在F点,形成亮点 透镜不会引起附加的光程差 [例1]在杨氏双缝实验中,用折射率n=1.58的透明薄膜盖在上缝上,并用λ=6.328?10-7m的光照射,发现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了5条,求薄膜厚度 解:P点为放入薄膜后中央明纹的位置 又因P点是未放薄膜时第N级的位置 可得: 另解: 光程差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