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离骚》中的北方文化因素.doc
论《离骚》中的北方文化因素-大学语文论文
论《离骚》中的北方文化因素
摘 要:《离骚》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首自传性质抒情长诗,这首诗歌既是南方楚地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北方文化孕育的结果。《离骚》所表现的忠君爱国思想、“美政”理想是中原儒家思想的体现,并且比兴手法和“诗言志”的创作动机也与《诗经》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总之,《离骚》中饱含着北方文化的基因。
关键词 :《离骚》 屈原 北方 文化因素
一、楚民族源于北方及屈原的身世
(一)楚民族源于北方,与北方文化有渊源关系《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据聂石樵考证:楚国的远祖是颛顼高阳氏的一支之代孙,开始名叫季连,姓芈,楚国就是他的后代。周文时,季连的后裔有个名叫熊绎的人,在周成王时,因为祖上有功,被封于楚,居丹阳,在今天湖北省秭归县境内,由此得知,楚国本姓芈,自鬻熊之后又姓熊。[1](P34)这说明:楚民族来自中原,楚国最早只是周王朝的封邑,是周朝统治者给北方人季连的后裔熊绎在楚(居湖北丹阳)的一块封地。可见,楚人不仅就是中原人,而且在开始之时就受周的统一管辖,与黄河流域的人民一样,接受同样的文化熏陶。只是由于楚国偏据南方,远离中原地区,因而受中原文化影响逐渐减弱,并在自己创业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熊绎受封于丹阳后,他带领该地人民艰苦创业,使当地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左传·昭公十二年》还较详细地记载了这一情况:“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水,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2](P1362)古时的荆山,就是今天湖北省西部保康县境内的荆山。可以看出,楚国在熊绎统治时期,生产力水很低,经济文化也非常落后。但通过楚民族人民的努力奋斗,到战国时期,楚国已成为能与中原诸国抗衡的强国。但是楚民族的文化仍然具有北方文化的基因。如屈原在《离骚》中就运用了“寅”这个夏历,游国恩则认为:“夏历的寅月,也就是夏历的正月”[3](P222)这些事实表明,楚民族本是北方民族的南迁之人,尽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的楚文化,但在民族信仰、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仍然与北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屈原的身世经历与北方文化的密切联系
从《离骚》的作者屈原的身世来看,屈原的祖先也来自北方,并且是深受北方文化熏陶的贵族。《离骚》开头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朱东润解释说:“高阳,古代部族首领颛顼的称号,楚国君就是颛顼的后代。春秋时,颛顼的后代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以功而被封于屈,瑕的后代便以屈为氏,屈原就是屈氏这一支的;苗裔,这里是远末子孙的意思。”[4](P234)可见,屈原是具有中国北方人血统的楚国贵族。在楚国公族中,屈氏受封最早,族人最盛,绵世最久。从春秋到战国,屈氏的子孙或为将,或为相,或为官,或为吏,都是显要人物。当时,北方文献也大量流入南方,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周景王的长庶子王子朝与敬王争夺王位的继承权,最后失败,便与楚国的旧宗族携带周朝典籍而奔楚之事:
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2] (P1475)又如《国语·楚语上》楚庄王派士亹教太子书,士亹向申叔时请教该教太子读什么书时云:
申叔时曰: “教之《春秋》, 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处,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会合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5](P485)
这里所提到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等书籍,都是周王朝的典籍,在楚国均为太子的教材,屈原身为楚国贵族,颛顼的后裔,博闻强识,是不可能不学习这些北方典籍的。因此,从屈原的身世经历及当时的地位来看,《离骚》渗透北方文化的因素是必然的结果。
二、《离骚》对《诗经》的继承
《离骚》对《诗经》具有的明显继承关系,刘安最初在《离骚传》中指出:“国风好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在这里,刘安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离骚》对《诗经》的继承,但却非常肯定《离骚》具有《诗经》中“好而不淫,怨诽而不乱”的两个特点,《诗经》作品出现在春秋中叶以前的北方,《离骚》写于战国后期的南方,因此,《离骚》显然是屈原继承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所结出的硕果。我们从《离骚》的表现手法及其创作动机两个方面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一)《离骚》的比兴手法
什么是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江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分析.doc.doc
- 论会计研究与知识经济的关系(范本).doc
- 汽车营销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发.doc.doc
- 自己的电子商务论文范文-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理由及策略word版下载.doc
- 金融衍生品交易中侵权问题与维权救济的思考——从国企金融衍生品投资巨亏案出发_论文.docx
-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论文范文-浅析高新区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路径word版下载.doc
- 诗经中用兴手法的诗(2篇).doc
- 地区国际贸易论文范文-研讨区域分工、区际贸易与地区工资差距关系word版下载.doc
-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方向分析.doc
-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系开题报告.doc
最近下载
- 2025-2030中国牛仔服装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八大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培训(最新版课件).pptx
-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 VIP
- 个人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含政治表现、最满意、主要特点、不足.pdf VIP
- 新22J09 附属建筑-标准图集.docx VIP
- 世界各国语言.doc VIP
- 《新媒体传播》课件.ppt VIP
- 2025年安全员c2考试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GBT45001-2020SO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知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