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马哲
甘肃省“三支一扶”考试辅导 杨锋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 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章 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 第三章 认识论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章 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 一、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 2、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 唯物主义的三种表现形式: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或表现。 客观唯心主义是把人之外的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 万事皆备于我 B 吾心即宇宙 C 理在事先 D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E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F 存在即被感知 G 存天理,灭人欲 二、物质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物质=原子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对我们的要求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2)实事求是 三、运动 1.运动的概念 运动是表示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静止的形式 没有发生质变; 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移动。 (3)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4)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A 形而上学不变论 “天不变,道亦不变” B 相对主义诡辩论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四.意识 1.意识的起源 A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A 人脑的机能 B 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3.意识的能动性 A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B 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C 意识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A 要尊重客观规律 B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5.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认识规律 (2)实践是发挥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3)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概念 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联系的特点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 发展是前进的和上升的运动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注意:新事物和新出现的事物区别 (2)新事物不可战胜 首先,新事物来自旧事物 其次,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改进。 三、对立统一规律 1.辩证矛盾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 (2)斗争性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二者的关系 同一中有斗争,斗争中有同一。 3.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内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 外因通过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