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被动免疫: ①TAT 1500u 肌注(皮试、脱敏法) ②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50-500u 肌注 破伤风 * 九、治疗: 原则: 消除毒素来源, 中和游离毒素, 控制和解除痉挛, 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 破伤风 * 十、破伤风的治疗 1、消除毒素来源 彻底清创;3%双氧水、1:1000高锰酸钾液 冲洗或湿敷伤口。 2、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毒素 ① 早期应用; ② TAT首次2-5万u iv ,以后1-2万u/日iv, 持续3-5日; ③ 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6000u iv 破伤风 * 十、破伤风的治疗 3、控制和解除痉挛 单人病室,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较轻者使用镇静剂、安眠药:安定 5mg 口服10mg肌注,3-4次/日;Luminal 0.1-0.2 肌注 3次/日;10%水合氯醛15ml口服,20-40ml灌肠 3次/日. 较重者:冬眠灵50-100mg加5%葡萄糖250ml iv drip 4次/日。 抽搐严重者:硫喷妥钠0.5肌注;副醛2-4ml肌注;应用肌松剂:琥珀胆碱、筒箭毒硷、汉肌松等 破伤风 * 十、破伤风的治疗 4、防止并发症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 ②外伤、骨折 5.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抗生素:青霉素、甲硝唑 破伤风 * 气性坏疽 一、 概念:由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 第五节 特异性感染 * 二、致病菌: 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溶组织杆菌。多为混合感染。人畜粪便、泥土中广泛存在。发病须缺氧环境。 气性坏疽 * 三、常见原因: 开放性骨折伴血管受损、挤压伤伴深部肌肉损伤、止血带使用过久,包扎过紧等。 气性坏疽 * 四、病理生理: 细菌产生多种外毒素及酶。 ①产生大量硫化氢、氮气等积聚在组织间;溶解组织蛋白产生恶性水肿。 ②水气夹杂,局部张力高,皮肤“木板样”硬,微血管受压加重组织缺血缺氧,利于细菌扩散。 ③产生卵磷脂酶、透明质酸酶等使细菌易扩散。 ④肌肉砖红色,肌纤维间大量气泡和大量G+粗短杆菌。 气性坏疽 * 五、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天左右。 2.临床特点:急剧恶化12-24h、烦躁、欣快、恐惧、皮肤及口唇发白、大汗、脉速、体温升高、可发生溶血性贫血、黄疸、酸中毒。 气性坏疽 * 3.症状:伤肢沉重疼痛,止痛剂无效;局部肿胀程度与创伤不成正比,蔓延迅速;伤口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渗出物,伤口气泡,恶臭;皮下积气;皮肤大理石样斑纹。 4.辅助检查:涂片、X线见组织间积气。 气性坏疽 * * 六、诊断:伤口局部表现+涂片+X线。 鉴别: 1.气管食管损伤:不伴全身中毒症状,气体可逐渐吸收。 2.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感染:产气主要为二氧化碳,可溶,无臭。 3.厌氧性链球菌感染:中毒症状轻,发展慢。 气性坏疽 * 七、预防关键:早期彻底清创,切开减张 局部:3%过氧化氢 1:1000高锰酸钾溶液 冲洗、湿敷。 抗感染:早期、大剂量 青霉素、甲硝唑 气性坏疽 * 八、治疗:早 1.急症清创:广泛、多处切开,果断截肢,关键措施。 2.抗生素:早期、大量,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甲硝唑 3.高压氧治疗 4.全身支持疗法 气性坏疽 * 第六节 抗生素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 * 忠告 抗生素对防治感染有显著效果 滥用抗生素及其副作用日见严重 抗菌药物不能取代外科处理 第六节 抗生素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 严格的无菌术 彻底的清创 感染灶的清除及脓肿引流 增加机体抵抗力 第六节 抗生素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熟悉抗菌药物的药理性能、适应证、选药与给药的合理方案,才能发挥抗感染的良好作用,预防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不能替代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严格的无菌术、彻底的清创、感染灶的清除及脓肿引流,以及增加机体抵抗力仍是抗感染的必要措施。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可导致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还会引起过敏反应或毒性反应。 第六节 抗生素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 (一)适应证 较严重的急性病变 没有局限化倾向 有扩散趋势 * * 预防性用药的适应证1 潜在继发感染率高者 严重污染的软组织创伤、开放性骨折、火器伤、腹腔脏器破裂、结肠手术 一旦继发感染后果严重者 风湿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人工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