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卜算子·咏梅》学案1
25《卜算子 咏梅》学案
厚积薄发: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
“朔风吹倒人,古木硬如铁一花天下春,江山万里雪。” —— 顾鹤庆
1、在朗诵中领悟词的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怀;
2、领略诗词独特的意境美,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学习梅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感受诗词的意境美,掌握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比较两首《咏梅》,理解毛泽东“反其意”反在哪里?
学习方法:
美读感悟、合作探究。
助学资料: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常闻其父执议论国事,饱受爱国思想熏陶。身历神州陆沉之恨,深以南宁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为耻,念念不忘复中原,但他从未得到重用,而且多次罢职闲居,平生志业,百无一酬,最后回到故乡山阴的农村,清贫自守。他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而他的爱国热情始终没有减退,恢复统一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近万首,题材十分广阔。涉及时事政治之作,激昂慷慨,义愤强烈,表达了广大人民和爱国士大夫恢复中原的愿望,诗风格多样,以豪迈雄放为主。
2、写作背景:
毛词背景:
此词写于1961年12月,那个时候世界局势动荡,国际共运分裂,各种政治力量急剧分化和改组,中国曾面临来自多方面的霸权主义威胁、挑衅与压力。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而当时国内经济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动荡、紧张和困难的严峻时刻,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陆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赏:梅之姿
闻乐赏画品梅:
用精彩的词语说说你眼中的梅。
二、吟:梅之韵
比较毛泽东和陆游的《咏梅》,完成下面内容。
1、一读:把握不同的感情基调
2、二读:领略不同的梅之形象
3、三读:感受作者不同的情怀
(温馨提示:诗歌是激情的产物,朗诵时定要投入强烈的感情,注意安排好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语气语调。耳醉其音,心迷其情。只有入情入景,才能很好地感受诗歌的意蕴情调,声情并茂,感染大家,感动自己。)
三、悟:梅之魂
1、试用散文般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两位诗人笔下的梅。
2、在词中找出能表现梅之形象的关键词,品析两位诗人笔下的梅花形象。
(温馨提示:学习诗歌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抓关键词或关键句)
四、品:梅之骨
1、诗人以梅自况,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比较两首《咏梅》词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3、与陆游《咏梅》比较,说说毛泽东《咏梅》“反其意”反在何处?
四、展:我之采
请同学们试着写一首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词。(例:梅、兰、竹、菊等)
?
教师寄语:
古人说:“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为世人所钟爱,同时也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四君子”的孤高清傲,坚毅刚强,圣洁脱俗的性格,不就是古今仁人志士的象征吗?
君当如菊,淡泊名利!
君当如竹
君当如兰,幽谷长风!
君当如梅,傲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愚公移山》教学实录.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4.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3.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3.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长江》导学案.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长江》教学设计.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长江》导学案1.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筏子》教学设计1.doc
- 529计生协会活动主持词.pptx
- 2025年理综全国卷真题及答案.docx
- 中学生物教学中人工智能应用与教师角色发展的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文化产业链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内容生态与教育信息化融合趋势分析.docx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境模拟与价值观念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锅炉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 小学科学STEM项目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策略中的文化元素提取与产品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4S汽车店收银员个人工作心得体会.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