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免疫学为学版本
2013-1-4.佩戴金属首饰后局部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其免疫病理基础可能是: A.Ⅱ型超敏反应 B.Ⅰ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Arthus反应 十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基本概念 (1)隐蔽抗原 隐蔽抗原是指体内某些与免疫系统在解剖位置上隔绝的抗原成分。在手术、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隐蔽抗原释放入血流或淋巴液得以与免疫系统接触,从而引发针对隐蔽抗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精子、眼内容物通常被视为隐蔽抗原。因办理精管结扎术等原因释放入血的精子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自身的自身抗体,此抗体可引发自身免疫性睾丸炎。因眼外伤释放的眼内容物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自身的自身抗体,此抗体可能攻击健侧眼的内容物,引发自身免疫性交感性眼炎。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 晶状体—眼葡萄膜色素抗原 精子—甲状腺球蛋白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 (1)自身抗原的出现 (2)免疫调节异常 (3)交叉抗原 (4)遗传因素 3. 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 (1)自身抗体引起的组织损伤 (2)自身致敏淋巴细胞引起的组织损伤 十六、免疫缺陷病 1.基本概念 (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红斑性锒疮 2.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B细胞缺陷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2)T细胞缺陷 DiGeorge综合征 又称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2001,2013) (3)联合免疫缺陷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T、B细胞混合缺陷)综合征(SCID)的发病原因多是T、B淋巴细胞自骨髓干细胞发育障碍。 (4)吞噬细胞缺陷 (1)慢性肉芽肿病慢性肉芽肿病的发生原因是.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5)补体系统缺陷 3.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免疫异常 cD4+T细胞(2001、2003、2005) HIV病毒通过其外膜gpl20与靶细胞膜表面CD4分 予结合(2004) gp120构象改变 (2)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主要因素 2013-1-71.DiGeorge综合症的免疫学表现是: A.吞噬细胞缺陷 B.B细胞缺陷 C.补体缺陷 D.T细胞缺陷 E.联合免疫缺陷 十七、肿瘤免疫 1. 肿瘤抗原 肿瘤特异性抗原是指只存在于某一种或几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此类抗原可用动物肿瘤移植排斥试验证明,故又称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 肿瘤相关抗原是指非某一种肿瘤细胞特有、在其他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上也存在的抗原。此类抗原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的表达量在发生肿瘤时期明显增加。 2. 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1)体液免疫机制 (2)细胞免疫机制 3.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1)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 (2)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 4. 肿瘤的免疫治疗 (1)非特异免疫治疗 (2)主动免疫治疗 (3)被动免疫治疗 甲胎蛋白为(D) A.自身抗原 B.异种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肿瘤相关抗原 E.肿瘤特异性抗原 十八、移植免疫 1. 基本概念 (1)自体移植、同种异基因移植、异种移植 (2)直接识别、间接识别 (2013年删除) (3)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1)超急性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物血液循环恢复后数分钟或数小时(24~48小时)内发生的排斥反应,其产生原因是受者体内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型抗原(如HLA抗原、ABO血型抗原和血小板抗原等)的抗体。在移植术后,这些抗体与移植物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导致移植的血管内凝血和血栓形成。 (2)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是同种异基因移植后最常见的排斥反应,一般在移植的数周或数月后发生。 2.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机制 (1)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2)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3. 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 (1)组织配型 (2)免疫抑制 (3)诱导耐受 十九、免疫学检测技术 从这章开始只会成为题目的一个选项 1.血清学反应 肝癌,骨肉瘤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1)概念 (2)沉淀反应 (3)凝集反应 2013年新增血凝抑制:检测流感病毒 2. 免疫标记技术 (1)免疫荧光技术 (2)放射免疫分析 检测蛋白最敏感 (3)酶免疫分析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旋喷扩孔桩施工方案.doc VIP
- 肺康复ppt优质课件.pptx VIP
- GB-50352-2019-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pdf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docx VIP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鸭子》含答案.docx VIP
-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灭菌后的保存有效期的验证方法.docx VIP
-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变电工程电气分册)2022版.docx VIP
- 2025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2025公需课课程).docx VIP
- 抹灰砂浆规范.docx VIP
- 模具工劳动合同协议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