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古文二则》教案
18 古文二则第一课时 答谢中书书【学习目标】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义。(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重点)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雅士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江南山水美景的短文——《答谢中书书二、自主预习走近作者及作品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的文学家、思想家、医学家。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代表作有《陶隐居集》等。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答谢中书书》谢中书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xiē)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lín)/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文言词语积累。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课本中的一些文言字词。(1)古今异义词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萎靡古来共谈 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2)词类活用五色交辉 名词作动词辉映(3)重点字词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俱(将(将要)歇猿鸟乱鸣(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沉鳞(鱼)竞跃实(的确实在)是欲界之仙都自(从)康乐以来未复(再)有能与(欣赏)其奇者(4)重点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自从谢灵运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三、合作探究(一)读通文义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二)文本探究作者写了什么时候的景物?写了哪些景物?明确:四季晨昏;写了山、水、石壁、鱼、树木、猿鸟、夕阳、雾。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从“看”的角度说作者写景采用了哪几种视角?明确:不是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明确:美。点明中心统领全文。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的世界发“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得意之情。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交流点拨: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交流点拨: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师总结: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青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四、板答谢中书书
意境美五、课外拓展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并设置了属对环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上联:青山外早莺争树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绿水前新燕啄泥;翠柳上喜鹊登枝第二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学习目标】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重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体悟作者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如此景象自然会触动诗人们多愁善感的心灵或思念家乡亲人或追忆在外漂泊的亲友或寄托祝福或表二、自主预习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诗词书画等领域均有很高的造诣。在词的创作上他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合称“苏辛”。“一门父子三词客”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代表作品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80)苏轼罹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他没有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积极寻求解脱。本文正体现了他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秋湘教版七上第四节《海陆变迁》学案.doc
- 2017秋湘教版八上《中国的气候》预习学案.doc
- 2017秋湘教版八上《中国的地形》预习学案.doc
- 2017秋湘教版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教案.doc
- 2017秋湘教版八上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案.doc
- 2017秋湘教版八上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doc
- 2017秋湘教版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doc
- 2017秋湘教版七上第四节《世界的聚落》学案1.doc
- 2017秋湘教版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学案.doc
- 2017秋湘教版八上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学案.doc
- 2017秋苏科版数学八上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学案.doc
-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古文二则》说课稿.docx
-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小石潭记》说课稿.doc
-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doc
-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doc
-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doc
-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古文二则》教案.doc
-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干将莫邪》说课稿.docx
-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现代诗二首》(一片槐树叶)教案.doc
-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现代诗二首》(长城谣)教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