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学语文论语十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大学语文论语十则

主讲人:沈知涵 ppt制作:赵航、马浩玮、章春儿 视频:刘雪珂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简介孔子的视频 孔子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 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全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 消息三则 1998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发表《巴黎宣言》:“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2004年9月26日,在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截止到2007年4月,全世界已经建立140多所孔子学院,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到年底将达到200所。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1)子:先生,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时常地复习。 (3)学:学习。 (4)说:通“悦”,悦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 (5)朋: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6)乐:快乐。 (7)愠 :生气,发怒。 (8)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9)曰:说,说道。 (10)而:转折连词,相当于“却” (11)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 (12)不:表示判断。 (13)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 吗”,反问句式。 (14)自:从。 (15)日:每天。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 子贡曰:“贫而无谄(chǎn),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 切:用刀切断。磋:用锉锉平。琢,用刀雕刻。磨,用物打磨。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治骨器在用刀切削后还要反复地磋,治玉器在琢后还要反复地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开始可以和你谈论《诗经》的含义了!告诉了你前面的内容你就知道了后面该讲什么了 。” 本段理解: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三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有:同“又”。 (2)立:站立,立定,此处指有所成就而在社会上占据一定地位的人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