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第六单元 23.记承天寺夜游 1.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重要成员。苏轼才情奔放,其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上罕见的全才。 2.背景链接 宋神宗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招致政敌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之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不久,苏轼又一再被贬,《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黄州之时,他当时任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除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 3.主题解说 这篇短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幽美深远、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又饱含着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感悟到生命自由与光明的哲理,坦率地表露其豪放不羁、随缘自适的旷达乐观的个性。. 5.重点聚焦 师:你能说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写景的妙处吗? 生甲:这一句描写庭院月色,比喻生动逼真,将月色当作水来描写,将月下的竹柏影当作水中的藻荇来描写。前者突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生乙:皎洁的月光与朦胧的月影、寂静的庭院构成一幅幽静澄清的淡雅画面,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古人爱用竹柏比喻君子、好友,苏轼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和张怀民之间纯洁深厚的友情。 6.难点突破 师:本文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生:文章结尾点明了文章的深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在作者看来,这样的竹柏筛影,有哪个地方会缺呢?只是这般情趣,恐怕很少有人欣赏罢了。那些汲汲于名利,为俗务所累之辈,何曾领略一二?这一段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世人大都汲汲于名利,为俗务所累,意思虽然平常,可是说得含蓄、饶有余味。 7.素材积累 写月的古诗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译文】月华如水,悠悠地映照在高楼之上,流动的月光在天上人间徘徊。 【感悟】楼高必有风,月明风自清。于清风明月之中,坐高楼之上,此时正应对酒放歌,一扫心中郁闷,涤尽浊世烦忧。诗句不正是告诉我们去追寻一种浪漫的豁达么? (清澈透明) (交叉错杂) (堂屋的门窗) (表示推测) (想) (一共、共同) (想要、将要) (高兴的样子) 2.划分下列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 (1)念 无与为乐者 (2)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遂 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3.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事件起因的句子是: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文中作者虽不写月光,但作者通过高度传神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空明澄澈、幽静迷人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文中不仅点明作者与张怀民的友谊,而且流露出作者不甘一个人独赏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4)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嘲、自矜而又自解、自慰的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把下面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运用反问含蓄表达了世人大都汲汲于名利,为俗务所累,反衬自己安然闲适、赏月自得的感慨和心境。 6.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月夜幽美深远、水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作者遭到贬谪,心情苦闷但又能自我排解、安然闲适的豁达心境。 7.对照阅读苏轼的另两首词作中的名句。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与本文一样,这两首词都写于作者政治失意之时,却都表达了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人生愈艰苦,心胸就应愈坦荡。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编VisualFoxPro程序设计实用作者张洪瀚金一宁韩雪娜vfp第14周讲稿课案(265KB).ppt
- 第5章调速器的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维修运动控制系统工程521章节(3617KB).ppt
- 新编VisualFoxPro程序设计实用作者张洪瀚金一宁韩雪娜vfp第16周讲稿课案(241KB).ppt
- 新编VisualFoxPro应用教程作者匡松胡念青主编VFP第1章节课案(306KB).ppt
- 第5章调速器的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维修运动控制系统工程522章节(7343KB).ppt
- 新编VisualFoxPro应用教程作者匡松胡念青主编VFP第2章节课案(614KB).ppt
- 新编VisualFoxPro应用教程作者匡松胡念青主编VFP第3章节课案(896KB).ppt
- 第5章调速器的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维修运动控制系统工程531章节(6523KB).ppt
- 新编VisualFoxPro应用教程作者匡松胡念青主编VFP第4章节课案(353KB).ppt
- 新编VisualFoxPro应用教程作者匡松胡念青主编VFP第5章节课案(746KB).ppt
- 新编材料力学作者张少实主编第7章节第7章节2课案(998KB).ppt
- 第6单元23.隆中对(1739KB).ppt
- 新编材料力学作者张少实主编第8章节第8章节课案(1230KB).ppt
- 第6单元23.送东阳马生序(1372KB).ppt
- 新编材料力学作者张少实主编第11章节第11章节课案(618KB).ppt
- 第6单元23.愚公移山(2085KB).ppt
- 新编材料力学作者张少实主编第12章节ls1课案(753KB).ppt
- 第6单元23爱莲说(968KB).ppt
- 新编材料力学作者张少实主编第13章节第13章节课案(393KB).ppt
- 新编材料力学作者张少实主编第14章节第14章节课案(1023KB).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