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片创作感想
专题片创作感想
——浅析“叙事断点”的处理
“叙事断点”概述
众所周知,电视专题片是以画面语言为主,有声语言等为辅的艺术形态。因此,能否将流畅的构思转化为生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摄录到丰富、完整的画面素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有一部分画面素材是无法摄取到的,我们将这部分画面在剧本中的位置看成一个点,称之为叙事断点。
作者认为,所谓“叙事断点”就是指在专题片创作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没有拍到,它往往成为制作的最大难点,大部分专题片创作受制于这些断点,甚至引起失败。所以“叙事断点”对专题片编导来说是格外棘手的事情。
例如: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专题片《创业者之歌》,其内容大意为:有一位双腿残疾的中年男子,他选择饲养美国牛蛙作为创业致富的目标,他举家住在蛙塘边的茅草棚里,在克服了技术难关、严寒酷暑等许多困难之后,这位双腿残疾人终于“站立”起来了,不仅自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还言传身教,解囊相助,使其它几位无业青年先后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这无疑是个生活气息浓厚、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好题材。但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没有留下任何声画资料。当然,饲养牛蛙等日常管理具有重复性,是可拍的,但对人物打击最大的前两次创业失败,对于非专业影响视制人和来说,显然成为叙事断点。
从结构上说,这部分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人物身上自强不息奋斗精神,以及由鲁莽到成熟的心路历程,是其形象塑造中的点睛之笔。而从主次轻重上看,它又不必详述,所以这个叙事断点就是最常见的,仅仅属于局部性的一个“点”。
再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的屠刀曾疯狂地挥向犹太人种族,整个欧洲一片血雨腥风。然而,就在那段最最黑暗的岁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上海,容留了数以千计的犹太难民,使之免遭虎口之劫。这段往事令犹太民族难以忘怀,并在世间广为流传。
但是,时过境迁,岁月的风雨消磨了那段历史的印痕,致使再现这闪烁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一页困难重重,毕竟大半个世纪过去了。
“叙事断点”的分类
专题片创作过程中的“叙事断点”大致可分为三种:
1.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如前述所举的例子。 7
2.是突发事件由于事件的突发性,而未能摄取到画面素材,如舍己救人的英雄等。
3.是隐秘发生的事实。如上海市人事局一位副局长,其子女多年来待业在家,论他的职位,解决自己孩子的就业问题,可谓是易如反掌。但他公私分明,从不以权谋私,直到他病故,人们才发现了这个真实的事迹。
“叙事断点”的处理
叙事断点的处理,虽然往往是需要被动的补救措施,但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恰到好处的表现,往往可以取得不凡的效果。
1.空镜头处理
空镜头处理得当,会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在营造典型环境、强化感情色彩、展示事物特征、揭示主题思想等方面极具潜力。而且某些特定的空镜头还有深刻的象征性和故事性。
如专题片《毛泽东在陕北》中,延安窑洞前的那架小纺车,仿佛正向人们娓娓道来那脍灸人口的南泥湾故事。
用空镜头来填补专题片的叙事断点,是既简炼又实用的办法。拍摄诸如:与叙事相关的道具、场景,具有象征性的造型,景色等空镜头往往具有含蓄、大气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用空镜头处理应力求避免概念化、既要形成新颖,又要表现准确。
如专题片《解读上海》中的一段:“……下岗潮席卷了整个上海,几乎没有哪个人、哪个家庭可以说真正和下岗无关、不受下岗困扰。100多万人的命运,实实在在的成了这个城市的命运。”这段解说在处理时用了两组镜头,第一组是“再就业服务中心”内拥挤的人群大场面,第二组镜头是传统制造业空旷的厂房内景,这两组镜头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力,生动的再现了人民群众在产业大调整时期,既有壮士断臂勇气,同时也承受了壮士的痛苦这历史的一幕。
同样在专题片《解读上海》中还有这样一段:“1991年9月,北京中南海,中央工作会议。黄菊代表上海市向中央提出“三个保证”,并同时请求“三项改革”:率先改革、自主改革、自费改革;保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证服从中央的宏观调控,保证每年超额完成财政上缴。“请求”在会上、会后引起巨大震动。
这段解说的画面处理用了一组中南海的空镜头,虽是不得已而为之,却恰到好处,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这里,从第一个例子中可看到空镜头深刻的表现力,第二个例子中可看出空镜头巧妙的填补了1991年9月当时中央工作会议这个叙事断点。
2.事后采访
事后采访实质上就是采用说的办法,用讲给观众听来弥补未拍到活动画面的遗憾。由于“说”几乎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事后采访自然成了弥补叙事断点的最有力的工具。
例如专题片《毛泽东在陕北》中,通过对多位老红军战士的采访,用他们各自的所见所闻、他们的亲身感受,生动地刻划出毛泽东在那段艰苦岁月中的光辉形象。
又如专题片《杨靖宇》中,通过杨靖宇将军生前几位警卫员的专访,用他们的口述再现了烈士在生前最后一刻,掩护战友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