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中国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7中国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

藏族民居碉房 藏族南部民居俗称碉房,大多数为三层或更高的建筑。底层为畜圈及杂用,二层为居室和卧室,三层为佛堂和晒台。四周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内部有楼梯以通上下,易守难攻,类似碉堡。窗口多做成梯形,并抹出黑色的窗套,窗户上沿砌出披檐。 藏族民居 藏族民居 甘肃夏河的藏族民居 毡房和帐房 毡房俗称蒙古包,是一种可以随时拆卸运走的圆形住宅。它以柳木条为骨架,外边复盖以毛毡,适用于逐水草而居、随时移动居住地的游牧民族,广泛用于内蒙古的草原地带及新疆北部、甘肃、青海部分地区。 新疆北部游牧居民的毡房 维吾尔族民居 维吾尔族民居以南疆喀什一带最为典型,因当地干热少雨,风沙大,所以创造了一种土墙、土平顶,居室分为冬室和夏室两部分的民居类型。所谓夏室就是建筑前部有宽大的前廊,从5月到11月,全年大部分时间居民在此廊内做家务、吃饭、待客等,成为南疆居民生活的一大特色。居室内装饰华美,有丰富的石膏花饰及各种形式的小壁龛嵌于壁间。地面铺设地毯,席地而坐。 维吾尔族民居 维吾尔族民居 其他种类民居 其他种类民居包括有延边朝鲜族民居、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云南北部宁蒗地区、西藏墨脱县门巴族地区采用的井干式民居,东北鄂温克族在林区居住的帐式棚子——撮罗子,珠江口渔民居住的水棚,台湾土著高山族民居等,都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形式。 朝鲜族民居的屋内结构主要有单排和双排两种。 单排式结构的房间排列如同“月”字,房间之间只有横向间隔而无纵向间壁。双排结构的又叫双筒子,房间排列如同“用”字,房间之间既有横向间壁又有纵向间壁。而无论单排、双排的结构,都会分割出许多房间。原因朝鲜族在历史上深受“男女有别”等观念的影响,孩子们长大了,男女都各有单独的房间。 朝鲜民居 撮罗子 撮罗子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撮罗子内的空间,高约一丈,地面直径一丈二三尺至一丈六七尺。 民族的习俗:撮罗子内的方位是有不同等级区别的。北面(正面)是安放神位之处,最为尊贵。平时只有男主人和男性贵客才能在北铺坐卧。 基本原则是以北为尊、以男为尊。 台湾高山族民居 (八)中国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 “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它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特点: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民间审美特色等。 它的诞生和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的范围很广,其中与民居的设计、建造、型制、装修等有直接关系的有: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等民间信仰。 巫术: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原始社会十分普遍,人们希望以此取悦神灵,逃避厄运。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阴鬼之气”;此外还有“照妖镜”等专门避邪物。 民间信仰还体现在对家族祖先的崇拜。如各村落的氏族宗祠。它一方面成为祭祖之所,另一方面也成为村中大事件的商定场所。 民居重视吉祥,表达人们心理的祈求,强调对心理的寄托,为了祈祷免灾、趋吉避凶,民居往往以“谐音”、“类比”、“模拟”等艺术手法体现出深厚的民俗意识,含蓄地表达出主题的意义。民居装饰的石雕、木雕、砖雕,以及室内装饰、窗花、年画、家具等都随处可见。 这类图案或器物最常见的有: 喜鹊站在梅花树上,意为“喜上眉梢”。 鸡和鱼的图案,边缘有葫芦笙的花纹,意为“吉庆有余” 一侧是莲花上的胖娃娃,边缘有桂花和葫芦笙图案;一侧是桃树上背着两只小猴的大猴;意为“连生贵子”、“代代封候” 山西祁县清代民居中的墙壁砖雕 喜鹊图 蝙蝠、鹿、寿星、喜鹊,意为“福禄寿喜” 三只豹子簇拥着一只喜鹊,意为“三报喜” 中堂条案两侧左瓶右镜,意为“平静”。 (2)文人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楹联 常以廖廖数语体现主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追求、向往、对人生的深刻体味以及对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劝谕、告诫。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反映了主人乐善好施、重视教育的意识。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自嘲中有傲世之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体现 了主人栖居乡野,却不放弃精神贵族化的自我意识. 题额: “陋室” “桃李园” “吞云轩” “排山阁” “亦园” “听月” 这些楹联和题额形成的文化氛围,散发出浓郁的文化传统气息,使民居的内涵大大超越了自身的价值 (3)礼乐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和关系。 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 如老北京的四合院,是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北京四合院鸟瞰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