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 (共37张ppt)
《京报》1919年5月2日头版报道: “外交警报敬告国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1.老百姓可以从报纸上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2.还记得前面学到的几份著名报纸或者杂志吗?它们对于当时的政治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3.报纸普及后,统治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还能奏效吗? 1、断发易服、废缠足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清朝男人的大辫子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康有为 康有为认为中国人留辫子有哪些不利之处? 你认为留辫子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 改头换面 1、断发易服、废缠足 2、新称呼和新礼节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旧称呼 老爷 奴才 新称呼 先生 先生 民国之后,新式称呼逐渐取代旧称呼说明人们在寻求一种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大人 草民 同志 同志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起,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机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接踵的存在。 ——鲁迅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还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 中西文化的碰撞(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民主、平等的观念波及普通民众 近代社会变化的不平衡性(局限性) 祖辈 父辈 我 交通工具 通讯手段 娱乐方式 服饰发型 节日习俗 结合“翻开我们家的老影集”,完成以下调查 对于近代社会的巨大变化,你有何感想?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小铁路,这条“迅疾如飞”的小火车被京城人“诧为妖物”,朝廷下令将其拆除。 ——钱钢著《留学幼童》 “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指清朝皇陵) “惊耳骇目,鬼神呵谴” “为祖宗所未创,应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 ——摘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 顽固派反对修铁路的理由: 马拉火车厢走在铁轨上 唐胥铁路机车 一位小官吏曾乘坐开平到天津的火车,他惊异地写道: ……于清晨起行,日方晡,即抵天津。电掣星驰,快利无比。然极快之中,仍不失为极稳。有时由窗中昂头一望,殊不觉车之颠簸,但见前途之山水村落如飞而来;不转瞬间,而瞻之在前者,忽焉在后矣。嘻!技亦神哉! 若夫商贾往来,载货取利,尤藉铁路之迅捷,以冀销售在先能获大利。 --张謇 2.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均操纵于铁路两旁,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之民,皆我俎上之肉。是亡人国而亡之使不知其亡,分人土而分之使不知其分的绝妙方法。 (日刊《朝日新闻》) 1、西方列强在中国强修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中国同意外国列强在中国修铁路呢? 1.中东(旅顺-哈尔滨)的修建,必然使俄国在任何时间内都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军事力量运到海参崴,或集中于满洲、黄海海岸及离中国首都的近距离处 (俄国财政大臣维特)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1、照相、电影技术传入中国 二、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 你能不能从照片中看出它们拍摄的大致历史时期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 照片不仅记录着近代宏大的历史演进,也记录着普通人的历史,翻开你们家的老照片,打开你们家的老影集,你会对历史有更深的了解。 1、照相、电影技术传入中国 2、新式大众传媒的出现 二、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 报纸、杂志、出版社 千百年来封建统治阶级一直信奉的舆论政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