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1课《渐》教学设计
渐》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六中学 潘国欣
【教学目标】
1、把握议论性散文的行文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掌握理解重点句意思的方法;探讨文本深层含义。
3、明确作者的独特感悟与态度;总结作者写作风格。
【重点难点】
1、探讨文本深层含义。
2、明确作者的独特感悟与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读书是人生乐事!读议论性散文,可以吸收作者智慧,可以引发个人思考,得到双重的精神愉悦。
朋友,我们是从何时起只为了考试而阅读?儿童时代随心所欲阅读的时光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是过多地受了应试教育环境的渐染?还是我们自身不懂得防微杜渐,傻傻地掉进了功利阅读的怪圈?朋友,让我们享受一下较纯粹的阅读吧,也许可以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渐入精神自由的佳境——面对“阅读”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请在划线处填上同一个字,使意思圆通。)(请一位学生填空后朗读)
丰子恺通过议论散文《渐》向读者传达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我们通过解读文本来领受这份思想结晶吧。
任务一:自主阅读
1、速读课文,筛选信息,在课本上勾划出能反映行文线索的语句。
渐的作用: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 2、利用你勾划的语句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渐使人生圆滑进行,是造物主骗人的手段
渐使人堪受境遇的变衰,贪恋目前生的欢喜 用归纳法
得出规律
渐的法则 阴阳潜移 、
渗透在 春秋代序 、 等大自然
物类的荣辱生杀 现象中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渐的本质:时间。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具有“大人格”,“大人生”。他们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
3、请用3-5句话概括:你认为《渐》写的是什么?作者写《渐》的目的是什么?(挑选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
任务二:自主思考
1、在第1自然段“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中,“圆滑”是什么意思?假如人生并非圆滑进行,人会有什么感觉?
“圆滑”指人生进行的过程每一个环节之间的变化都是极其细微的,从一个阶段渐渐地转变为另一个阶段,中间看不出明显痕迹。假如人生并非圆滑进行,人会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
教师点拨:一般人能看透人生在渐渐变化吗?为什么?不能看透。因为变化太微妙了!但是,丰子恺先生却看透了这个真相。
2、第3自然段中,“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出现了两次,如果完全删去,对表达效果会有影响吗?
有影响。这几个短语中的时间单位由大到小排列,是在展现冬夏两个季节之间的变化可以不断划分为更小的单位,直到看不出变化的痕迹,具体形象地为读者解说了“渐”的特征,让读者慢慢看透真相;如果删去了,就显得笼统不明晰了。
3、第4、5自然段引用了“抱犊跳沟”的故事,又用“时辰钟”作象征,这种写法对于说明“渐”的道理有什么好处?
用 “抱犊跳沟”的故事作比喻论证,又用“时辰钟”作象征,都是利用具体通俗的事例与形象来说明道理,如拉家常,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教师点拨:“抱犊跳沟”中的“犊”比喻什么?“犊渐大渐重,变成大牛”是用来比喻生活中人们所遭遇的各种变迁与辛苦每日增加。为什么农夫原来不懂得停止抱犊跳沟呢?是因为他看不透自己的负担在渐渐加重。但是丰子恺先生却看透了!
(虽说人生变化、自然变化都很微妙,这个真相就只有丰子恺能看透“渐”吗?同学们,你现在看透“渐”了吗?现在能看透,又是否能保证时时刻刻都看透呢?恐怕很不容易吧!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丰子恺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吧。)
任务三:合作探究
作者一再说“造物主用‘渐’欺骗人”,换一个说法,其实是人不够明达,没看透人生渐变的过程。
1、请细读第6自然段,辨析明达之人与不明达之人的不同表现。
明达之人 不明达之人 乘现实的火车(短时间) 表现 让座于老弱者;
下车时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 不让座;争先下车 人数 不少(常有) 众多(众人) 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长期间的人生) 表现 谦让,和平 凶险残惨地争斗 人数 少(几个) 多 2、请细读第7自然段,谈谈你对作者所说“大人格”、“大人生”的理解。试找出一两位历史人物来说明你的理解。
(“大人格”、“大人生”就是能“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所谓“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应如何理解?简单而言,就是把长时间的无穷的变化只看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杜牧诗三首》学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方山子传》教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杜牧诗三首》教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一个学派的诞生》导学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一个学派的诞生》教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1《汉家寨》学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导学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0《命名记》学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学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2《面对苦难》学案.doc
-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教案.doc
-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课《我的母亲》学案.doc
-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6课《外国诗歌四首》导学案.doc
-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3课《说不尽的狗》教学设计.doc
-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6课《外国诗歌四首》教案.doc
-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教案.doc
- 2018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案.doc
- 2018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第1课时)教案.doc
- 2018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2课时)教案.doc
- 2018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