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四第9课《窦娥冤(选场)》教案.docVIP

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四第9课《窦娥冤(选场)》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四第9课《窦娥冤(选场)》教案

窦娥冤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戏曲、元杂剧的一般知识;2.培养鉴赏戏剧的能力——学习通过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主题的方法:分析戏剧情节、窦娥性格、语言(曲词)特点、艺术手法;3.第1组学生PPT准备中国戏曲、元杂剧知识,《窦娥冤》剧情,故事情节和主题;4.第2 组学生准备窦娥性格分析、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点:窦娥形象及悲剧意义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语言特点、悲剧人物的出路之探索 四.教学时数:2—3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 一.阅读《现当代戏剧鉴赏》。? 二.预习《窦娥冤》,字词本做字词;第1组学生PPT准备中国戏曲、元杂剧知识,《窦娥冤》剧情,故事情节和主题;第2 组学生准备窦娥性格分析、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 三.阅读课文 四.课代表解释字的音、形、义 五.关于戏曲和元杂剧: (一)关于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中国各种传统戏剧的总称,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艺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戏曲剧本一般都兼用韵文和散文,分“折”或“出”。现代戏曲则多分“幕”或“场”。剧情故事性较强,唱词含量大,着重刻画人物性格。角色名称不尽一致,大体分“生”(男子)、“旦”(女子)、“净”、“末”(老生)、“丑”(小花脸、三花脸)等几个行当,各有一套唱、念、做、打的程式。表演中往往应用虚拟动作,象征性强,道具布景简单。它富于舞蹈性,技术要求很高。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唱七字句的“板腔体”,或综合使用二者。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京剧”和“昆腔”。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三百六十多种,如秦腔、川剧、豫剧、晋剧、平剧等。戏曲源于秦汉时的乐舞、百戏,到唐宋时逐渐形成,元代杂剧已相当成熟 (二)关于元杂剧: 元代的戏剧——杂剧,最初是一个总的名称,意即各类的戏。杂剧约始于唐末。宋金两代虽已有杂剧名称,但所含的内容有歌舞、滑稽表演、杂耍、讲唱文艺等类的技艺,仍然不是纯粹的戏剧。至元代,发展为真正的元代戏剧,它在十三世纪后期繁荣起来。元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有时为剧情需要,在四折之外,加上“楔子”穿插在剧本中间,相当于现代剧中的过场;有时放在剧首,相当于现代戏的序幕。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诗,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元杂剧的唱词占很大比重,在音乐上要求严格,每一折由联缀同一宫调(乐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一折之中不变调子。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对话)、科(动作、表情)三部分。全剧一般由主要演员一人来唱,其他脚色有白无唱。主要脚色通常是“正末”或“正旦”,故剧本分“末本”或“旦本”。 脚色:戏剧演员出场分任剧中人物称脚色,亦称角色。元杂剧约分四大类:(1)末:剧中男角,相当于京剧中的“生”。男主角叫正末,尚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小末、外末、末泥等名目。(2)旦:剧中女角,女主角叫正旦,尚有副旦、贴旦、外旦、老旦、大旦、小旦、花旦、色旦、搽旦等名目。正旦和正末是元杂剧里两种主唱的角色,扮演剧中主要人物。(3)净(包括丑),以扮演刚强威猛人物为主,多用于男角,亦偶有用于女角的。有净、副净、二净、丑等名目。元杂剧中净和末有时可以互易,不象后世戏曲分得那样严格。(4)杂,不属以上三类或角色不明的其他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卒子(士兵)、细酸(书生、穷秀才)、孛bei老(老头)、卜儿(老妇)、来儿(小孩子)等。明传奇分生、小生、旦、老旦、小旦、贴、外、末、净、副、丑、杂等十二门,清代昆曲因之。京剧则归纳为生、旦、净、丑等四大类,但细目仍可分至十多门。 宫调:音乐术语,有正宫、双调等名称。元杂剧有九个宫调。古有“五音十二律“。五音是宫、商、角、徵zhi、羽,即五个音阶(doremisolla)。加变徵、变宫为七音。十二律是十二种定音位置。五音十二律配合起来构成八十四个调。以宫声为主的称宫,以其他声为主的称调,但歌曲中实际上并不用这么多调。元杂剧仅用九个宫调,即五宫四调。五宫是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四调是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每种曲调都属于不同的宫调。 六.关于关汉卿: 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剧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称为“元曲四大家”,自比作“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表明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元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他生活在社会底层,用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大都散失,现存十八种,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七.我国“元曲四大家”和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