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教学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学教案培训资料医学中小学上课资料

电子报告系统—门诊 1、门急诊传染病病例报告---门诊医生工作站 电子报告系统—门诊—传染病报告登记 电子报告系统—门诊 门急诊传染病病例报告系统 操作说明、使用说明、填写要求、流程图登陆社区卫生处网页服务指南的工作流程查看。 电子报告系统—住院 2、住院传染病病例报告---海泰电子病历系统3.0 电子报告系统—住院 电子报告系统—住院--传染病报告登记 电子报告系统—住院—出入院病人登记 电子报告系统—住院--传染病诊断预警 在海泰电子病例系统增加了传染病诊断预警,五种颜色代表不同传染病诊断的紧急状态,提示临床与管理部门注意。 红色——一级 代表甲类传染病、乙类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新发传染病。霍乱、炭疽等 橙色——二级 代表少发的或特别关注的传染病(乙类、丙类少部分)。登革热 、斑疹伤寒等 棕色——三级 代表大部分乙类、丙类传染病。乙肝、肺结核等 蓝色——四级 代表其他传染病。许多肺外结核等 另外粉色——代表与传染病有关的重点疾病。急性驰缓性麻痹(AFP)与细菌性脑膜炎 电子报告系统—住院 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 /rayshiu 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 专题培训 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法律规范 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要点 传染病处置流程 传染病技能培训 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法律规范 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7章41条.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于2004年12月1日实施。) 传染病预防 防止医源性感染、采供血管理、实验室管理 疫情报告、通报与公布 内容、程序、方式、时限 疫情控制 传染源、密切接触者管理 医疗救治 预检、分诊、规范诊断、治疗 关于调整医院传染病管理组织成员的通知(附一医〔2013〕7号) 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三级网络组织结构图 医院传染病管理、紧急救治领导小组 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 相关科室负责人、专家 医务处、应急办、社区卫生处、门急诊部、感染管理科 传染病疫报专管员 传染病临床管理小组 感染管理网络小组 急救医疗队 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 肠道门诊传染病防治管理小组 结核病防治管理小组 肠道门诊领导小组 肠道门诊抢救及疫情处理小组 职责分工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的暂行规定》和《结核病管理(报告)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附一医字 [2008] 第03号 ) 关于印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附一医字 [2008] 第04号 ) 病区传染病疫报质量自查流程图 利用“病区出院病人登记本”,建立传染病疫报质量自查本 病人出院逐项登记,根据诊断(有传染病诊断)在后面“疫报”栏内打“√”,床位医生签字。 与“海泰临床病例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卡查询”核对 已“疫报”,在“病区出院病人登记本”上打“√”、床位医生签字。 没有“疫报”,及时提醒医生补报,不迟、漏报。 每月督查、自查小组人员(科主任、护士长、督查员)签字 报 告 报告的目标与要求 执行首诊负责制——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 严格执行门诊日志制度、出入院登记制度、检验和影像部门登记制度以及疫情报告制度 建立合理、有效的传染病报告流程 确保报告及时、准确、完整,无漏报和迟报。 1)及时:指报告时限(甲类—2h、乙类— 2-24h、丙类、其他—24h) 2)准确完整:掌握诊断标准,认真填写(姓名、性别、身份证、出生日期、年龄、职业、电话号码、地址详细、疾病名称、发病与诊断日期 、报告科室及报告医生签名、报告日期等。) 3)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报告单位与报告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 责任报告单位(科室) 1、我院各临床科室、门急诊、医技部门等均为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科室向社区卫生处报告 2、医务处和社区卫生处为传染病管理和网络直报部门。----社区卫生处向中国CDC网络直报和辖区CDC报告 责任报告人 我院所有的医生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第一责任人,其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