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周期性瘫痪
神经病学教研室;
一.概 念
★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发作时大都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临床上以低钾型周期性瘫痪者最为常见,其中有部分病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称为甲亢性周期性瘫痪。;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钙通道病,而我国以散发者多见
2.在饱餐后休息中或激烈活动后休息中最易发作,此时葡萄糖进入肝和肌细胞内合成糖原,因代谢需要也带入钾离子,使血液中钾含量略有降低。
;
3.血清钾降低的程度与肌无力的程度并非平行,而正常人血钾甚至降至比病人低时亦不出现肌无力,所以血钾降低并非引起肌无力的直接原因。认为发作时肌细胞内外钾浓度差的变化引起肌膜电位的超极化,从而造成神经—肌肉传递阻滞。;2.鉴别诊断
①其他原因引起的低钾性麻痹
②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五.治疗
(一)★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治疗
1.一般采用口服补钾直到症状好转为止,氯化钾5~15g/日。
2.病情严重者,累及到咽肌而不能吞咽或反复呕吐的病人,可给10%氯化钾20~30ml+NS1000ml,ivgtt,好转后尽快改为口服补钾。;
3.平时应避免可能引起本病的诱因。
4.发作间期可长期服用小剂量氯化钾1~2g/日。
5.对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应积极治疗甲亢,可预防发作。
(二)高钾型
(三)正常血钾型;一.概念
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性疾病,其共同表现为缓慢进行的肌肉萎缩,肌无力及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三.病理;四.临床表现
(一)★假肥大型
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分为Duchenne型(严重型)和Becker型(良性型)两型。
1.Duchenne型
①几乎均为男孩,女孩患病极为罕见。
②鸭步。
③Gower征。
④腓肠肌肥大(假肥大)
⑤心肌受累较多见,病程极少超过20年。;2.Becher型
①病程长,发展相对缓慢。
②有一个正常的生活期,故称为“良性型”。
③一般在5~20岁发病。
④智力多正常,心肌受累也少。;(二)★肢带型
①起病年龄多在20~30岁,男女均可患病。
②肌无力及肌萎缩先出现在骨盆带与肩??带的部分肌肉,逐渐波及上下肢带的全部肌群。
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出现腓肠肌的假肥大。
④进展缓慢,预后较好(中年后丧失运动功能)。;(三)面肩肱型
(四)其他类型
包括眼肌型、眼咽型、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等,均属罕见。;肌营养不良;肌营养不良;肌营养不良Gowers氏征;肌营养不良-腓肠肌假性肥大;肌营养不良-肌纤维结缔组织化;五.实验室检查
1.生化检查 CPK、Mb、LDH
2.肌电图检查
3.心功能检查
4.肌肉活检;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2.肌电图、生化检查与肌肉活检等特点
3.遗传家族史
(二)鉴别诊断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2.多发性肌炎;七.治疗
1.目前无特殊疗法,只能采取对症治疗及一般治疗。
2.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
3.目前预防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是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为肺实质炎症,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并不累及支气管。病原体现在肺泡引起炎症,继之导致部分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寒颤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咳铁锈色痰。
2.小叶性(支气管)肺炎 指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军团菌等。常继发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
3.间质性肺炎 以肺间质炎症为主,病变累及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卡氏肺囊虫等引起。 病因学分类
1.细菌性肺炎 如肺炎链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肺炎 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