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簡報大綱;結核病防制計畫;台灣結核病新案發生率及死亡率年度監測表;歷年與抗結核菌藥物相關之不良反應統計(88~98.05);歷年與抗結核菌藥物相關之藥名與不良反應類型統計(88~98.05);Anti-TB drugs induced Optic Neuritis ;?背景:
69歲女性,56公斤,患有糖尿病併末期腎臟病,89年10月起進行腹膜透析治療。
?用藥原因:
91年11月11日因腹膜炎,腹膜積水耐酸性染色呈現陽性,且腹膜切片呈肉芽腫變化,經診斷為結核性腹膜炎,改行血液透析治療並接受抗結核藥物 Rifater?、ethambutol治療。
?事件過程:
92年2月16日住院時護理記錄即已清楚記載雙眼視力模糊,但病歷記錄顯示未有相關處置,而將其視為白內障所致,於6月5日進行白內障摘除手術並植入人工水晶體。期間門診及住院均持續給予ethambutol,亦無關於任何視力模糊之評估作為;直至92年7月因視力模糊會診眼科,診斷為疑抗結核藥物導致之毒性視神??萎縮時,仍僅調降ethambutol 劑量至400 mg qd,至次月方予停藥。
?結果:
94年11月23日申請殘障鑑定:視障-中度。;審查意見
用藥之正當性
病人於91年11月11日經診斷為結核性腹膜炎,投與抗結核藥物包括ethambutol,於處置上並無不當。因屬洗腎病患,故調整ethambutol之劑量為800 mg qod,應是合理之用藥劑量,惟92年6月5日至醫院回診時,已有視力明顯減退情形,雙眼視力經測量均僅為0.01,仍持續使用抗結核藥物,並於6月24日增加藥品劑量至800 mg qd,同年7月雖會診眼科,仍僅予調降劑量使用,至同年8月才停藥。藥品使用劑量不符因腎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患者之建議劑量,且未能及早進行視力問題評估並考慮停藥,導致傷害惡化。
不良事件與藥品之相關性
本案例可合理懷疑是ethambutol引起的視神經病變。
不良反應之程度
個案於94年11月23日申請殘障鑑定,兩眼視力皆在0.01左右,屬中度視障。
綜合結論
個案接受ethambutol治療逾9個月,期間明顯出現雙眼視力模糊非但未見適當之醫療處置(停藥或減量),後續門診紀錄亦無相關視力評估之記載。甚至於92年5月6日發現明顯視力減退時仍持續給予ethambutol,依據現行藥害救濟法第13條第1款,本案不符藥害救濟之要件。 ;特別提醒-Ethambutol (1)-1;特別提醒-Ethambutol (1)-2;TB診治指引第五章(第三版,p.50)-
Ethambutol (EMB)
(二)治療劑量:成人口服每日劑量800 mg (體重40~55 kg),1200 mg (體重56~75 kg),1600 mg (體重76~90 kg),或依體重15 mg/kg,一次口服。
(三)副作用:
1、眼球後視神經炎(Retrobulbar neuritis):EMB最常見的副作用,腎衰竭的病人較易發生。與劑量有關,每日劑量小於15 mg/kg時,其發生率小於1%。症狀包括視力模糊、中央盲點(central scotoma)及紅綠色盲,可能發生於一側亦可能發生於雙側。一旦發現視力減退,若立即停藥,可恢復視力,故應預囑患者一旦發現視力有任何改變,須立即告知其主治醫師。
2、過敏性反應、皮膚炎、皮膚搔癢、關節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胃腸不適、腹痛、發熱、全身倦怠、頭痛、頭暈,精神混亂定向力障礙及可能有幻覺。
;WHO定義-「常見」藥物不良反應之發生機率為1%,10%;?背景:
55歲女性,74公斤,有高血壓性心臟病及慢性腎衰竭行腹膜透析病史。
?用藥原因:
95年12月3日經診斷為粟粒性肺結核,投予抗結核藥物 Rifinah? (rifampicin+isoniazid)、ethambutol (1200 mg q48h~800 mg qd間調整)等治療。
?事件過程:
96年2月14日出現視力模糊現象,疑似ethambutol引起視網膜炎,故停用藥品,並至眼科就診。至3月19日(停藥1個月後)至眼科就診時,雙眼視力:CF(數指頭)。 再經視覺誘發電位檢查,診斷為視神經萎縮,且其後至同年10月15日(停藥8個月後)之視力檢查結果OD/OS:0.02/0.05,顯示視力並未恢復。
?事件結果:
97年10月之障礙鑑定結果:中度視覺障礙 ;審查意見
用藥之正當性
個案於95年11月起出現間歇性發燒及咳嗽等情形,經相關理學檢查,以及痰液檢體之AFS及PCR檢查後,證實為粟粒性肺結核而於12月3日起投予Rifinah?、ethambutol等抗結核藥物治療,於96年2月14日因出現視力模糊現象,疑似ethambutol引起視網膜炎而停用藥品,均屬合理之臨床判斷及處置。且本個案為慢性腎衰竭併尿毒症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