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去房屋地产公司面试的注意
房地产经纪上岗证大有文章 ? ? 转?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 上周一,本刊以《当心房地 产经纪公司的招聘骗局》为题,报道了求职者在房地产公司求职时不慎掉入招聘陷阱。此文刊出后,当周又有多位受到蒙骗的读者向本报投诉,而在对此事的进一步 深入调查中,记者又发现了部分房地产经纪公司骗人的新伎俩。同时,通过多方了解,也揭开了投诉焦点:房地产经纪上岗证培训的重重迷雾。 ■伎俩一:名为招聘会计、行政实则招聘销售 读者崔小姐在某人才网站上看到了某房地产经纪公司的招聘启事,启事上表明这家公司需要会计、秘书、前台、翻译和销售等多种职位,并且每种职位都有岗位职 责说明和具体要求,看起来非常正规。于是,崔小姐便与公司取得联系,在面试时,对方满口承诺崔小姐可以来从事翻译或行政工作,而不是销售。就在崔小姐回家 路上,“心急”的公司就发来短信,恭喜她顺利通过面试,但要求她先要获得房地产经纪人的资格认证。崔小姐虽然对自己并非从事销售工作为何还要取证提出疑 义,但由于公司解释说要在这个行业内工作就一定要有资格证书,所以她还是自行掏钱学完所谓的行业资格证书。结果在这之后,公司果然翻脸,要其必须从事销售 工作,否则就走人。 ■伎俩二:难以完成的销售任务 张女士应聘的是房地产租赁公司的销售工作,由于没有相关从 业经验,对于公司给自己制定的2万元业务额,没有太多感觉。“但当我具体从事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对新人来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根本拿不到任 何收入,公司却有了解聘我的理由。真是白赔了取证费。”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人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月该公司工作人员的平均营业额为6875元,一个 经验丰富的明星级销售人员在运气和状态都很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完成2万元的销售额。她说:“有的小公司连一分钱工资都不付,就把销售人员扫地出门,而大一 些的公司,则钻政策空子,只发给员工北京市最低工资495元,而这样的公司也不会在实习期间与销售人员签订任何合同,这样如果销售人员状告地产公司的话, 对方会以其是公司兼职人员为由,并且已发放了最低工资,从而逃过处罚,而像奖金和保险等待遇更是想都别想。” ■上岗证的真实面目 上周,各种针对房地产培训的纠纷也是接踵而来。据报道,有60多名培训者到北新桥派出所报案,他们是在某房地产公司应聘后被告知要拿到《北京市房地产从 业资格证》才能在行业内工作,并被推荐到中联华(北京)国际教育研究院培训,花了360元拿下所谓的“全国通过的证书”,但经过中国企业家联合会鉴定,该 证书被认为是假的。同样是上周,在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门口,100多名手持“房产经纪培训上岗合格证书”的人要求培训方退还280元培训费,而他们手中 的证书也被检验为不是事前公司所说的公用证 记者发现,此类投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房地产经纪公司开条或指定求职者到某家培训学校考 取北京市房地产从业资格,并告诉求职者没有证书就无法在行业内从业。而求职者考到手的证书究竟价值几何?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场管理二处的有关负 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北京房地产经纪人行业内通用的两个证书是人事部和建设部合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证书》和原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 管理局和北京市工商局合发、现由北京市经纪人协会和房地产专业考评办合发的《北京市房地产经纪资格考试合格证》,其他所谓行业内通用的房地产经纪人证书全 都不能用于设立企业或办理注册。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房地产经纪资格考试合格证》只在房地产职工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两处设有考点, 虽然也是滚动报名,但培训时间为10天,培训费用也不相同。所颁发证书必须具有北京市经纪人协会和房地产专业考试办的钢印和红章。而记者同时从北京市人事 考试中心了解到,2004年全国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为6月14日到25日,报名地点为北京市房地产职工大学,而报名也不是没有门槛,对学历 及工作经验都有所要求。
?????? 而对于房地产经纪公司所说的必须持证上岗,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按照规定,每家房地产公司只要有4名持证人员即可,并不要求所有从业人员都具有资格证书。而所持证书也必须是以上两种证书中的一种,其他所谓行业证书都不能进行登记。” ■职前培训是义务虚假培训是欺骗 根据《北京市人才招聘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活动中必须遵守如实公布拟招聘人才的岗位、数量、条件、待遇等相关信息,不得以人才招聘为名谋 取不正当利益,不得以任何名义向求职应聘人员收取任何费用;不得要求求职应聘人员以其财产、证件作抵押。而由于房地产公司将求职者“介绍”到培训机构,看 起来房地产公司没有收取求职者任何费用,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其从中勾结分成、变相收取培训费,但要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