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三卷第六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NO.6
V01.23
JoURNALoFCHUXloNGNoRMALUNlVERSITY
2008年6月 Jun.2008
以诗载史、贵在平淡
一简论清朝乾隆皇帝对云南西南边塞诗歌的贡献
张美安
(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清朝乾隆时期,中原王朝三次征伐缅甸,从征的文人学者不少,留下了一批璀璨的边塞诗歌,其
中又以大清乾隆皇帝的诗歌犹有特色,他的诗歌以诗载史,平淡自然,对我们今天研究云南古代军事、历史和
诗歌艺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乾隆皇帝;边塞诗:贡献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一(2008)06—0010—05
明、清以来,由于中原王朝政治势力对云南两南边疆地区的不断深入控制,汉文化对滇西地区
的影响日逾深远,大量的中原文化人凶各种原因到达云南滇西定居,有屯亩戍边的军人,有获罪贬
官的达官贵人,也有行商走贩。缠缠绵绵几百年,使云南这块不毛之地,人口汇集,人才辈出,如
明代杨升庵、杨一清、永昌张氏三杰、邓子龙、徐霞客、沐昴、唐大来等等。至清代,乾隆年三次
对缅甸战争,又有一大批文人随军到达滇西,著名者如钱受谷、王昶、赵文哲、7eJ,士毅等等。由中
原到边地,民俗风情不同,可谓大开眼界,对边塞之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地理政治、外交关系、战
争场面多有诗歌吟颂,留给了后人一批光辉灿烂的诗篇。民困时,李根源先生苦苦搜寻,专集汇编
入《永昌府文徵》而得以彰炳史册。但乾隆皇帝在公元1767年至1769年之间为中缅战争所写的诗歌
却鲜有人知,这些诗歌是乾隆皇帝在北京紫禁城,于批阅奏折中有感而发写下的,以诗言事,以诗
载史,朴实平淡,诗歌中注解了当时战争事件、人物、原凶,战争中的得与失的思考,在艺术形式
上另辟蹊径,对今天我们了解当时历史背景、战争情况、历史人物都具有较高史学价值和文学艺术
价值。该诗歌汇入乾隆皇帝专著《列圣御制》,于光绪年间被《腾越厅志》转摘,对今天我们研究
云南古代军事、历史和诗歌艺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乾隆皇帝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满名为爱新觉罗·弘
历,是雍正皇帝皇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就受到其祖父康熙的偏爱,因而得到慎择良师、多方
教育,精于武术、文韬武略皆受一身,雍正即位三年时就被秘定为接班人。
乾隆皇帝一生崇尚军事,两次平定准噶尔,一次平定同纥部,两次征服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
湾林爽文起义,三次征讨缅甸,一次征讨越南,二次征讨尼泊尔。一生中文治武功,皆以成功和胜
利为荣,写诗万首,著文无数,晚年被人称之为“十全武功”、“十全老人”。
在乾隆皇帝一生中,许多战争都以高超的战略和战术被后人所称道,然而三次征讨缅甸却很少
被后人谈及,原因就是这三次战争是乾隆皂帝一生中的败笔,在满清的高压政策下,一般人是不敢
谈论和评价乾隆皇帝的军事失败的,只有他自己的诗歌才是反映最真实战争的真相。
从公元1766年至1769年,乾隆皇帝描写云南边疆中缅战争的诗歌内容来看,乾隆其实不是如后
人所说的“十全武功”之皇帝,乾隆做为大清王朝1766年至1769年三次中缅战争的指挥者,军事指
挥上和战争组织上并不高明,仗打得实在丢人。战争期间封疆大吏和将领贪污腐化,贪生怕死,损
收稿日期:2008—01—05
作者简介:张美安(1965一),女,云南保山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及研究。
·10·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张美安:以诗载史、贵在平淡
兵折将,得不偿失,在诗歌中表现尽致。战争的结局,并未达到乾隆皇帝预想的目的,最后不得不
与缅甸贡榜王朝言和罢兵。正因为这三次战争打的不好,乾隆皇帝通过诗歌对战争的得失多有反思
和检讨,没有藏匿、包庇大清王朝官僚和军队的无能和腐败的情况,而是以一个皇帝的高度,头脑
清晰,恩威并存,奖惩分明。这样的态度,这样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