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泰国订制款青花瓷茶器初探-中华科技史学会.pdfVIP

十九世纪泰国订制款青花瓷茶器初探-中华科技史学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九世纪泰国订制款青花瓷茶器初探-中华科技史学会

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第22 期(2017 年 12 月) 十九世紀泰國訂製款青花瓷茶器初探 鄭景隆 1 (景隆軒工作室) 中國茶傳到東南亞一般認爲跟鄭和 (1371-1434)遠航有關。鄭和下西洋活絡了東 南亞國家與中國的經濟往來,隨員中有不少沿海地區居民,如廣東、福建一帶人士,當 時的船員中有部分留在當地落地生根,同時傳入故鄉的茶文化與種茶方法,日久形成當 地風格的飲茶方式。 廣東潮汕移民 影響泰國喝茶風氣 18 世紀初,清朝實施海禁,沿海省分居民爲了討生活,出現過兩次較大規模的移 民潮,潮汕地區許多居民移入暹邏(泰國),日後對暹邏文化産生深遠影響。 泰國華人約有數百萬之眾,尤其以廣東潮汕人為多,除了保留家鄉喝茶的習俗,連 帶也影響了泰國社會喝茶的風氣。19 世紀初,隨著海上貿易,茶、宜興壺、景德鎮瓷器 及廣東加彩茶壺大量銷到泰國,移居華僑亦崇尚閩粵功夫茶,朱泥小壺或抛光打磨提梁 壺頗受喜愛,「錦堂發記」是當時宜興最大的茶壺店,專門經營紫砂器,配合瓷器的杯 及茶船等周邊商品一起販售是很合理的組合 ,最佳配合者如:若深青花杯,周邉的青花 瓷茶具當然也不會缺席。 十八、十九世紀,中國青花瓷在東南亞屬高級品,王室或巨商富賈才用得起,也是 身份地位的象徵。 朱拉隆功大帝訂製款茶具 展現泰國風格 泰國曼谷王朝拉瑪五世(1853-1910)是泰國現代化的締造者,於1868 年加冕爲王, 曾向中國訂製一批宜興紫砂壺,也是中國陶瓷茶具在泰國流通的重要推手。這類訂製款 茶具,運抵暹邏再行抛光並加鑲銅邊,而飲茶器具跟中國本土使用的器形有明顯不同。 中國茶器歷來沒有成套的觀念及作法,這批19 世紀訂製款成套茶具的誕生,開啟 了新頁。此前,泰國就有進口中國青花瓷商品,但拉瑪五世登基後,透過訂製款,讓更 多有泰國自己風格的器皿進口;泰國的茶器跟東南亞其他國家使用的茶具,面貌差異頗 大,泰國本身也有知名窯廠,以目前東南亞國家來說,泰國所使用的青花瓷器的繪工及 品質,看來是最高級的。 明朝中期以後,中國飲茶偏好小盞,可能是要跟宜興壺相配之故,明代崇尚白瓷, 亦有青花茶盞的製作與使用,依現存實物觀之,除青花瓷外亦有五彩、闘彩等作品;惟 在尚白的風氣下,多採內白外彩的方式。明朝後期喝茶以清茶類為主,白底也易於看清 茶的顏色,可是銷泰國的這些青花瓷茶具,有少數是内外皆繪製圖案,推想難免有炫耀 華麗作用。 鄭景隆,篆刻家,收藏家,十五份遺址發現者。電郵: art3695@ 158 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第22 期(2017 年 12 月) 第一件藏品 火雲麒麟紋圖款 2014 年底因缘際會下,得知友人有一套 19 世紀泰國向中國景德鎮訂製的青花瓷茶 具組,圖案爲火雲麒麟紋,共有小茶杯4 只,大蓋杯有蓋及茶船各1 只共7 件,杯緣皆 有精煉銅包覆。好奇之下,請友人割愛這套青花火雲麒麟紋飾茶具,底款爲「永茂源記」, 杯緣包覆銅為泰國所精煉之「風磨銅」。泰國珠寶業發達,精煉金屬的技術很高明,能 精煉出很好的銅。據明史記載宣德初年,暹邏國曾進貢風磨銅31680 斤給中國,宣德三 年鑄造的香爐就是使用這種風磨銅製作,即為後世鼎鼎有名的明宣德爐。 此類器物來源,大都是臺商在外經商時從泰國買回,少部分從大陸帶回,在臺灣少 有人收藏並研究,偶而在市場上看到,也多為殘器或散件,目前成套完整器具在臺灣並 不多見。 完整成套 品項前所未見 過往的中國茶器並無成套的概念與做法,玩壺者未必都會玩杯,兩年多以來,在友 人幫忙下,透過泰國古董商陸續成套買進這類茶器,發現其中有許多不同圖案及杯型, 是以往在臺灣沒見過的品項。 這類茶具在泰國國家博物館及拉瑪五世紀念館都有展覽,市場上偶爾會出現,存世 量有限,少量多樣為其特點。本人在收集過程中,起碼看過百套以上,目前找到 13 種 型式茶具,35 種圖樣,形式差異頗大,茶具成套的有多種組合,己收集到的就有七件組、 八件組、九件組、十件組、十二件組、十四件組,部分還有同花色之大盤,以七件組為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