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立台中第二高级中学-教务处.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立台中第二高级中学-教务处

國 立臺 中 第 二高 級中 學 1 0 3 學年度 第 一 學期 二 年級 公民與社會 科 第 一 次期中考試題 本科電腦代碼: 0 5 年 班 姓名 座號 號 注意:答案卷與答案卡未寫或未劃記正確或未在規定位置填寫班級、姓名、座號者,該科成績扣五分登記。 本試卷計 2 張共 4 面 一、單選題 (27 題,每題2 分,共54 分) 1. ( ) 有2 位學生在討論死刑存廢議題時,因為各執一見,不知不覺吵了起來,一旁的同學忙出來當和事佬,認為兩者的意 見都是對的,沒有必要吵架。請問這樣的看法符合下列哪一項? (A)道德絕對主義 (B)道德相對主義 (C)道德多 元觀 (D)以上皆是 2. ( ) 廖添丁是臺灣民間傳說劫富濟貧的義賊,富有傳奇色彩,但事實上他也犯下許多偷竊與搶劫案。在後人透過戲曲、講 古渲染後,成為抗日英雄人物。請問如果就「義務論」的立場來看,應該會主張下列何種見解? (A)對有錢人而言 損失極少,而能造福大多數的貧民,所以廖添丁的行為符合道德 (B)因為廖添丁的行為是在反抗日本政府,符合民 族思想,所以符合道德 (C)不管是否有抗日的想法,都不應偷竊、搶劫他人的財物,所以不符合道德 (D)廖添丁就 像西方的羅賓漢,是個品性值得景仰的人物 3. ( ) 2012 年9 月,數十名香港中學生主張香港政府即將推行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是對人民洗腦、箝制人民思想, 而聚集政府前進行抗議,進而發展成近 12 萬人參與的抗議活動。請問當初首先上街表達訴求的學生,最符合哪項實 踐道德行為的表現? (A)人道關懷 (B)客觀判斷 (C)道德勇氣 (D)容忍與尊重 4. ( ) 心理學家柯爾伯格承續皮亞傑的研究,並進一步擴及到青少年乃至成人,提出不同的道德發展歷程。關於他的主張, 下列敘述哪些正確?(甲)他認為道德發展有階段性,但不再以年齡為絕對的區分標準(乙)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成 員會遵循相同的道德發展階段(丙)道德發展的前四階段普遍存在於所有的文化(丁)第五、第六階段只存在都市化、 具有完善教育體制的地區,但每個人都能進入「道德成規後期」。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丁 (D)甲丙丁 5. ( ) 小新常看見鄰居風間對其就讀幼稚園的女兒說:「只要妳吃飯不挑食,爸媽週末就帶妳去遊樂園玩。」請問這種透過 獎懲來引導孩子的行為動議,是屬於皮亞傑兒童道德發展的哪一歷程? (A)無律期 (B)他律期 (C) 自律期 (D) 成規期 6. ( ) 若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規則,交通會變得更順暢,也不會遭受塞車或行走時不便之苦。此是屬於柯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的何種階段? (A)他律期 (B)道德成規前期 (C)道德成規期 (D)道德成規後期 7. ( ) 「死刑存廢」一直是各界爭論的焦點,對此議題正反兩面的意見也都相當分歧,反對死刑者認為生命權的不可剝奪與 尊嚴,且誤判可能侵犯人權,因此應該廢除刑法有關死刑的規定。以柯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而 言,上述內容屬於何種階段的思考? (A)道德他律期 (B)道德成規前期 (C)道德成規期 (D)道德成規後期 8. ( ) 根據瑞士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研究,8 歲以後的小孩在道德發展上進入「自律期」,請問,這個時期的兒童在道德 行為上具有哪些特徵? (A)在判斷是非對錯上只會衡量行為後果,忽略行為動機 (B)將外在的規定視為理所當 然,不會考慮具體的情況 (C)被動的遵守自己的道德原則是這個時期的主要特色 (D)從關心、同情、公正的立場以 思考是非好壞的標準 9. ( )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 ,研究兒童的道德發展歷程,提出約5 歲之前的兒童是屬於尚未形成道德觀念的「無 律期」,這個時期的兒童沒有規則的觀念。他的研究與下列哪一位學者的主張相同? (A)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 格(Lawr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