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诗歌鉴赏技巧教案——沈丽娟-榆树第一高级中学.doc

高考诗歌鉴赏技巧教案——沈丽娟-榆树第一高级中学.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技巧教案——沈丽娟-榆树第一高级中学

教 案 单 位: 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校 科 目: 语 文 教 者: 沈 立 娟 授课班级: 三年三十二班 课 题 《高考诗歌鉴赏技巧》 课型 新 课 授课班级 三年三十二班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技巧来鉴赏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鉴赏的技巧,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祖国文化精华的热爱。 教 学 设 想 1、利用预习效果进行教学。 2、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 附:预习题 1、分析2003年至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选材特点和设题角度。 2、分工合作,查找资料,解读下列诗歌的思想内容: 《枫桥夜泊》《题乌江亭》《咏梅》《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八阵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诉衷情》《观书有感》《问刘十九》《忆江南》《塞下曲》《别董大》《惜牡丹花》《移家别湖上亭》《怨情》 教学重点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技巧来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 学生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诗文例句的准确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问答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文稿)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备 注 导言 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运用精练和富有韵律的语言,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它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理想和愿望。读诗,可以升华情感、净化心灵。诗歌鉴赏,不仅有助于理解作品丰富深刻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学审美情趣。因而,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题目。 (一)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考点的要求: (二)把握命题特点。 教师出示2003年—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并要求学生思考命题特点。 学生回答:命题特点。 教师总结: 1、从选材看,基本来自课外,以唐诗宋词为主,但都与教材有密切联系,往往是课本知识的有机迁移。因此,掌握好教材中的诗歌,是诗歌鉴赏的捷径。 2、诗歌鉴赏的考查角度固定而变化多样。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鉴赏技巧:读懂内容,练就真功。 1、题目披沙拣金 (1)在题目中叙事---《枫桥夜泊》(张继) (2)在题目中咏史---《题乌江亭》(杜牧) (3)在题目中咏物---《咏梅》 (陆游) (4)在题目中抒情---《春夜喜雨》(杜甫) 注:以上环节采用教师讲解,适时提问,以问答推动教学环节的形式。 小结本部分,并做练习。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王勃) 《八阵图》(杜甫) 2、选准关键字词 解说“关键字词”。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练习:《怨情》 (李白) 以上部分以学生分析为主。 3、掌握传统意象 (1)何为传统意象。 (2)较为常用的传统意象。 (3)重点讲解:杜鹃、东篱、鸿雁、浮云等。 以上部分以教师讲析为主。 从“诗歌”说到“读诗”再到“诗歌鉴赏”水到渠成,引入课题。 1、回顾高考,并把握命题特点,有助于把握高考命题方向,为备考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2、学生可能回答不一,教师应尽多地给予鼓励。 选取学生熟知的诗文为例,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形成师生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提法,可以扩大寻找、关注的范围,为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提供了更多的更为可靠的依据。 教师只对重要的、陌生的传统意象进行简单解释,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自己加强这方面的积累。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备 注 新课 4、借助分类推断 (1)写景抒情诗。 (2)咏物抒怀诗。 (3)咏史抒怀诗。 (4)边塞征战诗。 (5)即事感怀诗。 注:以上部分由教师讲解,并适时提问。 5、学会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的风格,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而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把握住了。 (四)课堂总结 内容(略)。 (五)课堂练习 木 兰 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两首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