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密度街道空间初探以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为例许子华一
高密度街道空間初探:以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為例
許子華
一、導論
高密度──如人口、建築、交通與資訊流動等──是城市的重要特徵之一,而香
港更是世上數一數二的高密度城市,單憑數字也可見一斑:人口七百多萬、面積
一千零六十八平方公里,在二零一一年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六千五百四十四人 ;
其中油尖旺區更達四萬四千零四十五人,為十八區之冠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2012 ),單是旺角區便超過十萬人。另一方面,香港的建築物 ,不論
是住宅或是商用,皆緊密相連 ,向高空發展,「石屎森林」之印象深深刻在世人
腦海中,而繁忙混雜的街道亦是香港人的寫照。故此,實際上不論貧富老幼,香
港人不免要活在各種高密度環境之中,以不同方式體驗高密度生活。換言之,高
密度環境是孕育香港都市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高密度卻並非單純的物理現象 ,正如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 )所言,若果視
高密度城市為人生產出來的社會空間,那麼它既是物質在某空間中的狀態,也是
所有城市人日常生活實踐、想像、意義與空間表徵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如
關於空間的抽象、理性知識、概念、論述、法律等)交雜和相互影響、競爭的場
域 (Lefebvre, 1991 )。統計數字只道出固定不變的人數與物理空間之關係,彷
彿人是處於不動、無時間的狀態。可是,人群在城市中是流動的,如在狹窄擠迫
的街道上,人會按其目的行走、停止、集中和作出不同行動,密度也隨之而變。
故此,香港高密度的街道景觀,也是市民大眾的空間實踐的結果 ,包括重覆、慣
常地使用空間的行為、活動、日常生活節奏和方式 ,以及集體行動、流動和溝通
的模式 (Bulter, 2012 )。本文目的旨在探討香港高密度街道空間實踐的形式和意
義,以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一條人口密度極高的商業街道──為案例,
1
透過筆者實地觀察與經驗,加上各種傳媒報導、評論與政府資料 ,嘗試分析現在
此地空間實踐之來由、政府如何施加空間表徵,來制約空間實踐,以及其造成各
種空間的意義、矛盾與競爭。
圖一 :旺角行人專用區位置 (左方藍色為西洋菜南街)
(圖片來源:運輸署
.hk/tc/transport_in_hong_kong/pedestrianisation/pedestrianisation/
mong_kok/map_for_mong_kok/index.html )
二、西洋菜南街及其行人專用區之現況
本文集中討論介乎奶路臣街與登打士街之間的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路段(如圖
一示)。以下先簡述西洋菜南街的情況、物質環境與行人專用區設立狀況。西洋
菜南街無疑是現時香港最繁忙的街道之一,尤其是行人專用區下午正式開放的時
段,人流流量極高。加上交通便利,有地下鐵路與其他類型的陸路網絡連接,可
達度極高,對從事商業活動者是不可多得之地。街道兩旁以多層商用大廈為主 ,
呈現高矮、新舊交雜狀態。某些樓宇底層及地庫為商場,在其之上則以商業單位
形式出租,地面面向街道處則為大型商用單位。另有商住混合式大樓,樓上為住
2
宅,地下為商業用途。樓宇彼此緊密連接,形成如高牆般將兩邊行人路及馬路包
圍的景觀。置於大廈外牆的大型廣告橫額,以及向街邊方向突出的招牌隨處可見,
構成為人熟悉的典型香港商業舊區空間。至於街道則由兩側的行人道與中間馬路
所構成,兩邊行人道闊度大約只有三、四米 ,路牙與馬路間約有兩米的地方塗上
了多條黃色平行斜線,作為貨車停泊及上落貨的區域。街道並無任何休憩空間或
設施,如長椅,故明顯西洋菜南街是以流動為目的的商業街道。
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由二零零零年八月開始啟用,目的包括改善空氣污染及交
通擠塞等問題,由運輸處負責管理相關事宜 (運輸署 ,2008 )。西洋菜南街屬於
「部分時間行人專用街道」,原先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六下午四時至午夜十二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中午十二時至午夜十二時。後來油尖旺區議會以嘈音及光污染
為由,決定由二零一二年七月起,將結束時間一律改為晚上十時。二零一三年十
一月二十一日,其交通運輸委員會按油尖旺民政事務處對行人專用區存廢作諮詢
及調查之結果,通過將開放日數縮減至僅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放(蘋果日報,
2013-11-22 )。
(圖片來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