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章.ppt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第二版) 第二章 “官僚”帝国的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 第二节、法家帝国——秦 第三节、王霸之道——两汉 第一节 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是中国制度变迁中的重大转折时期,经过这个转折,中国就进入了帝制时代。由于这个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术和思想进入空前的繁荣,所以,之后任何制度变革,与这个时代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春秋与战国是转折中的两个阶段,春秋时期是旧制度崩溃、新制度生成的阶段,战国时期则是新制度演化和最后定型的阶段。 一、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的崩溃 二、在宗法政治框架内秩序重整的努力 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也曾出现过在原框架内重整秩序的努力,所谓“春秋五霸”的先后涌现(实际不止五霸),多少代表了这种趋势。 这其中,齐桓公和晋文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维持诸侯间的秩序,多少有些效果,但他们的着眼点已经是自己的霸业,政治的理念已经是霸道而非王道,所谓存亡继绝的努力,更多的只是一种表演。被尊的王室,得到的只是一点可怜的虚名,这种虚名也不过是霸主事业的点缀。 孱弱的宋国曾想通过提倡和恢复古礼来重建秩序,当然只能是梦想,从反面说明了旧的礼法秩序和宗法秩序的不可恢复。 三、士阶层的崛起与新型官制的出现 宗法制的破坏使士有了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士的地位和人数决定了他们改变命运的积极性最强。诸侯兼并与争霸的局面使人才成了诸侯盛衰的最重要的因素。 四、 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 战国七雄的局面与国策的方向:功利性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 战国七雄均先后进行了法家意义上的政治改革 (最著名的是商鞅变法) 。变法基本上以奖励耕战和严刑峻法为标志,目标是建立专制君权与编户齐民并存的绝对主义国家。 经过变法,各国均建立起了军事化的行政网络,各国官僚机构都有所发展,地方郡县体制普遍建立;由春秋时国人(平民)和部分奴隶转化而来的农民成了编户齐民,变成君主制的基石;各国的贵族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失去了对自己封地的军事统治。 士阶层变得更加庞杂,求仕的竞争更趋激烈,纵横家的出现,实际上说明出现了士为求得任用而自荐的风尚。 五、战争形式的改变与军制的变化 春秋时期,战争的主要形式还是以车战为主。 到了春秋战国之交,以魏献子弃车从步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标志,战争形式发生重大改观,车战让位于步骑作战。 军队编制不再以兵车为核心小队,而代之以更灵活的什伍制,步骑编队各由大夫、校尉、将军统帅。 重装步兵成为军队的主力 ,重装步兵的来源既有原来的贵族也有平民。 六、 政治文化: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尊 春秋战国是一个旧秩序消亡、新秩序渐生的时代,时代不仅为各种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空间,而且提供了足够的压力与温床,人们既需要解释时代社会的变化,更需要建构未来社会的框架。虽然各家各派的学说往往以综合性的文化面貌出现,但政治表达毕竟是它们中多数的最核心的成分。 在战国时期进行的政治改革,基本上遵循的都是法家思路。应该承认,在那个时代法家学说由于具有冲决过去道德束缚的朝气,所以体现了相当的政治活力,但其政治主张透出的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缺乏人性的特色,也给中国政治的发展打上了阴冷的印记,使政治文化充斥了阴谋色彩。 第二节法家帝国——秦 法家思想在秦国确立一套奖励耕战与严刑峻法并行的军国体制,使秦国最终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秦朝是帝国体制的首创者,其皇帝制度、官僚结构、行政体系和迅捷的交通信息网络,都成为后世制度效法的基本模板,但是作为“大一统”帝国的某些内涵,比如从战国时期承袭下来的军国社会结构、缺少文治精神的严格的苛法治理方式、“以吏为师”的教化模式等等,却在后来转化为一种制度的隐性成分,虽然一直阴魂不散,但却不再占据政坛主流,而这些内涵在当时恰恰成为秦朝的一种特色。 一、皇帝制度的确立 嬴政成了中国历史上权力空前集中、至少在形式上可以不受任何制约的君主。 “皇帝”名号诞生 ,同时建构了一整套皇帝独享的符号和礼仪体系 。 从秦朝皇帝制度的建构看,至少有三点是明确的:第一,秦朝的政治文化依然与西周以来的典章礼仪文化有某种关系。第二,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各种学说的发展,也影响到了制度的生成。第三,这时被推崇的法家思想,对于制度建设还缺乏形而上的理论支撑,所以秦始皇们在从事制度建构时,不得不杂涉旁收,未免使其制度存在内在矛盾和缺陷。 二、铲平贵族政治,实行社会等级流动化 铲平贵族政治的举措,从商鞅变法时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爵位不再世袭,一切以军功和农业生产的业绩为准。 统一后,六国的旧贵族被强行迁徙到秦地,从而使其失去财富和社会根基,化为平民。整个社会基本上只存在两种人,一种为黔首,即平民,一种为官吏和军功爵位获得者。在这两大群体之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