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并发症伤寒.PPT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并发症伤寒

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1周左右出现抗体,3~4周阳性率可达70%。 “O”抗体≥ 1:80,“H”或其他鞭毛抗体≥ 1:160或有4倍增高者更有意义。 肥达氏反应: 实验室检查 伤寒 第二页 评价肥达氏反应注意以下几点: 1.“O”抗体-出现早,消失快; “H”抗体-出现迟,维持时间长。 “O”抗原为伤寒、副伤寒甲、乙杆菌的共同抗原 三者的鞭毛抗原(“H”、“A”、“B”)不同 2.早期应用抗生素,“O”“H”抗体可不升高(假阴性)。 3.其他疾病出现的肥达氏反应假阳性(血吸虫、败血症、结核等) 。 实验室检查 伤寒 第二页 若只有“O” 上升,而“H” 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 若只有“H”抗体上升而“O”抗体不增高可能是不久前患过伤寒或经预防接种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病原菌清除早,抗体效价可能不高。 沙门菌D群与A群可产生“O”与“H”抗体的交叉反应。 某些疾病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部分血培养阳性证实的伤寒病者,有假阴性结果。 肥达反应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 实验室检查 伤寒 第二页 TO TH TA TB TC 意义 ? ??? ? ? ???? ? ??? ? ? ? ? ? ??? 发病早期 ?? ? ? ? ?? ? ? ??? ? ? ? ? 不久前患过伤寒/菌苗接种/非特异回忆 ? ? ? ? ? 伤寒 ? ?? ? ? ???? ? ??? ?? ? ? ?? 副伤寒甲 ? ? ? ? ? ?? ? ??? ?? ??? 副伤寒乙 ? ? ? ? ?? ?? ???? ?? ? ? ? ? ??? 副伤寒丙 ?? ? ?? ? ? 肥达氏反应: 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接种史、既往史、地区性、季节性等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 常规(血、尿、便、生化)          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确诊依据) 分子生物学 血清学检查:肥达反应等 诊 断 伤寒 第二页 卫生部1990年伤寒副伤寒的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伤寒流行地区持续发热1W以上 二、确诊病例: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持续性高热、畏寒、精神萎靡、无欲、头痛、食欲不振、腹胀、玫瑰疹、脾大相对缓脉; 末梢血WBC、EC减少; 血、骨髓、尿、粪便培养分离到伤寒、副伤寒杆菌; 4. TO在1:80以上、TH在1:160以上,“A”、“B” 、“C”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4倍以上增长。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2项; 实验诊断:疑似病例加3、4项。 诊 断 伤寒 第二页 一、一般治疗 二、病原治疗(重点) 三、并发症的治疗 四、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隔离与休息 护理与饮食 对症处理 隔离期:每5-7d培养1次,连续2次阴性。 * 治 疗 伤寒 第二页 一、一般治疗 二、病原治疗(重点) 三、并发症的治疗 四、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隔离与休息 护理与饮食 对症处理 饮食要营养丰富、少楂、易消化 * 治 疗 伤寒 第二页 一、一般治疗 二、病原治疗(重点) 三、并发症的治疗 四、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隔离与休息 护理与饮食 对症处理 高热:物理降温,禁大量退热药防虚脱。 便秘:低压灌肠,禁泻药以防肠穿孔。 腹胀:禁新斯的明等促肠蠕动药以防穿孔。 烦躁:可少量镇静剂。 毒血症:少量、短期激素。 * 治 疗 伤寒 第二页 一、一般治疗 二、病原治疗(重点) 三、并发症的治疗 四、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喹诺酮类(一般成人首选) 头孢菌素类(孕妇儿童首选) 氯霉素(有耐药株,副作用大) 氨苄西林(可用于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