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磷脂分子水面铺展
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你受到哪些启示? 单位膜结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是静态的统一结构。 “三明治” 静态模型 蛋白质 蛋白质 脂质 从“三明治”结构推算出来的结果呢? 实际膜厚度: 实际测得: 亮带厚约:3.5nm 暗带厚约:2.0nm 7.5nm 蛋白质厚约5~10nm 模型膜厚度: 10nm 一般细胞膜厚度约为:5~10nm 矛盾……… 电镜冰冻蚀刻: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镶在、嵌入、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技术发展带来的突破……… 模拟活动三:修正细胞(生物)膜模型 重新排布蛋白质 静态生物膜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 变形虫的摄食 为什么最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该实验说明什么? 膜上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探究历程(结构特点) 材料四 —1970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时间:1972年 人物:桑格和尼克森 提出:以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为基础 流动镶嵌模型 组成成分 : 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布: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蛋白质,脂质,糖类等 磷脂双分子层 镶 嵌入 贯穿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不对称性 选择透过性 流动镶嵌模型 糖蛋白(识别、保护、润滑) 科学研究的艰辛历程 思考与讨论: 建立模型的一般方法: 验证、补充、完善 提出假说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完美无缺的吗?? 首先我们来看两张图片,这两个细胞分别是什么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这两个图当中,具有膜的结构有哪些?(从内向外说)核膜、细胞器(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等)、细胞膜;这些细胞器膜、核膜和细胞膜共同构成了什么系统?生物膜系统。在前面的学习当中,我们知道这些生物膜的组成和构成是非常相似的,这节课我们就以细胞膜为例,跟随科学家的脚步来揭开生物膜的结构之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索历程,大家请看材料一,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从这一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推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欧文顿和大家的猜想一样的,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这正体现的是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 令人惊喜的是,随后科学家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所分解,这又说明什么呢?(细胞膜中还有蛋白质)很好,科学家们也正是得到了这样的一个推论,膜中可能还有蛋白质。 我们来思考这样的两个问题,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呢?(对现象的推理分析) 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有必要)那我们来一起来看看材料二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进行了化学分析。前面在我们学习细胞膜的时候,是最好采用哪种方法可以得到红细胞的膜?(吸水涨破),很好,科学家也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得到了细胞膜,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质和蛋白质。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观察进一步证实了他们最初对膜成分的推理和假设。那么脂质和蛋白质又是怎样构成细胞膜的呢?脂质中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对磷脂性质的研究,能否推导出细胞膜的结构?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磷脂分子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也就是说亲近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远离水的。我们用右侧的这样一个简图来表示磷脂分子。 现在我们每个小组都有磷脂分子的模型,你来摆一摆这些磷脂分子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会如何铺展开?我让一个小组上黑板来摆,大家自己在白纸上画出水面线。5min,让学生判断黑板上小组摆的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和本组的相同,为什么要这样摆呢?亲水的“头部”与水接触,疏水的尾部远离水,朝向空气的一面,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磷脂分子在水面上是铺成单分子层,看看科学家又发现了什么呢?1925年,两位荷兰的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这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那细胞膜上的两层磷脂究竟是如何排布的?提示:细胞一般是位于组织液或者血浆中,而且细胞膜里面有细胞质,液体环境,所以细胞膜的内外两侧都有水环境存在,这样的话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可能是怎样排布的呢? 让一组学生来摆,另外叫其他组的学生评价,说明亲水的头部应该留在外侧,所以是尾对尾。 当我们把这样的一种排布放在立体空间中,细胞膜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