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化学分析法-基础化学教学示范中心.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化学分析法-基础化学教学示范中心

第一阶段 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与科学解释 1802年,伍朗斯顿(Wollaston)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暗线 1817年弗劳霍费(Fraunhofer)再次发现这些暗线(弗劳霍费线) 1859年 克希荷夫(Kirchhoff)与本生(Bunson)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发出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收,并且根据钠发射线与暗线在光谱中位置相同这一事实,断定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正是太阳外围大气圈中钠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钠辐射吸收的结果 第二阶段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产生 195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Walsh发表了“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为原子吸收光谱作为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Hilger,VarianTechtron及Perkin-Elmer公司先后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发展了Walsh的设计思想。 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谱(火焰)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三阶段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产生 1959年,苏联里沃夫发表了电热原子化技术的第一篇论文。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绝对灵敏度可达到10-12-10-14g,使原子吸收光谱法向前发展了一步。 塞曼效应和自吸效应扣除背景技术的发展——在很高的背景下亦可顺利实现原子吸收测定。基体改进技术的应用、平台及探针技术的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稳定温度平台石墨炉技术的应用,使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实现对许多复杂组成试样进行有效的测定。 灵敏度高,检出限低,10-10~10-14 g 准确度高,相对误差小于1.0% 选择性好,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应用范围广 一、共振线与吸收线 2.化学干扰的抑制 (三).检测限 施加适当电压时,电子将从空心阴极内壁流向阳极;与充 入的惰性气体原子碰撞而使之电离,产生正电荷,其在 电场作用下,向阴极内壁猛烈轰击; 阴极表面的金属原子就溅射出来,溅射出来的金属原子 再与电子、惰性气体原子及离子发生碰撞而被激发,于 是阴极内辉光中便出现了阴极物质的光谱。 优缺点: (1)辐射光强度大,稳定,谱线窄,灯容易更换。 (2)每测一种元素需更换相应的灯。 3.空心阴极灯工作原理 作用 将试样中离子转变成原子蒸气。 原子化方法 火焰法,无火焰法(电热高温石墨管,激光) 三、原子化系统 (一)火焰原子化装置—雾化器和燃烧器。 1.雾化器 (1)作用:将试样雾滴在火焰中经蒸发,干燥,离解 等过程产生大量基态原子。 (2) 火焰温度的选择: 保证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温火焰; 火焰温度越高,产生的热激发态原子越多; 火焰温度取决于燃气与助燃气类型 2、燃烧器中的火焰 火焰温度除取决于燃气与助燃气类型外,还与燃气与助燃气的流量有关,燃气与助燃气的流量(燃助比)不同,火焰的氧化还原性也不同 按助燃比将火焰分为三种类型: 化学计量火焰:温度高,干扰少,稳定,背景低。 富燃火焰:还原性火焰。燃烧不完全,温度低,干扰大。 贫燃火焰:氧化性火焰。温度较高,氧化性较强。 乙炔-空气火焰的种类 碱金属和不易氧化的元素如Ag,Au等 火焰种类 燃助比 火焰性质 火焰状态  应用范围 富燃火焰 化学计量焰 贫燃火焰 约1:3 还原性 约1:4 中性 约1:6 氧化性 易氧化而形成难解离氧化物的元素如Al 大多数元素皆适用 层次模糊 呈亮黄色 层次清楚 蓝色透明 火焰发暗高度缩小 火焰原子化器优缺点 1)操作简单,重现性好 2)雾化效率低,原子化效率低 3)基态原子在火焰吸收区中停留时间很短,加上原子蒸气在火焰中被大量气体稀释,所以使火焰原子吸收法灵敏度的提高受到抑制。? 1 结构 电源,炉体,石墨管三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10-25 V低压,400-600 A大电流,使石墨管迅速加   热到2000℃以上 石墨管:长30mm,内径4mm,外径6mm,管中央有一小孔,用以加   入试样。 (二)石墨炉原子化装置 炉体:外气路中Ar气体沿石墨管外壁流动,冷却保护石墨管。内气路中Ar气体由管两端流向管中心,从中心孔流出 用来保护原子不被氧化,同时排除干燥和灰化过程中 产生的蒸汽。 干燥、灰化(去除基体)、原子化、净化(去除残渣)四个阶段,使待测元素在高温下生成基态原子。 2 原子化过程 优点:原子化程度高,试样用量少(1-100μL),可测固体 及粘稠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