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ofLanzhouUniv.(Social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2002,30(4):70一77 V01.30NO.42002P70一77
略谈西北古代各民族的重大贡献+
樊保良
(兰州大学历史系,、甘肃兰州 730000)
内容摘要:西北古代各民族共同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联系并在各
种宗教东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西北;民族;贡献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02)04—0070—08
西北自古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各民族在政 东乡、保安、撒拉、土、维吾尔、哈萨克、塔
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经历了迁徙、动荡、 吉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锡伯等
聚合、分化,增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经济、 族,都先后在西北地区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谱
文化交流。在今日的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尤应 写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篇章。
加强民族团结,发挥各少数民族的积极性和创 古代所谓“西北”的疆域概念,约指今甘
造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 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区)之全部及陕
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下面主要从各民族共同 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至延伸于蒙古高
缔造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 原西部和葱岭以西的一些地区。这里本是春秋
联系以及在各种宗教东传中发挥作用三方面, 时期戎(中原对西面氐羌的泛称)、狄族出没、
略加论述。 游牧生息之地,并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联系密
(一)共同缔造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切并争斗激烈。
西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古 自秦汉以来,我国虽然出现过几次分裂的
代北方、西北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纵马 局面,但是大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例
驰骋,他们在此繁衍生息,聚散迁徙,争战、 如自西汉时起,塞外游牧民族在匈奴单于统治
融合,杂居相处,密切交往。诸如商周至秦汉 下组成一个强大的匈奴奴隶制政权,与长城内
时期的氐羌、匈奴、月氏、乌孙及西域各族, 的西汉王朝南北对立。汉武帝同匈奴决战,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柔然、高车、吐谷浑 奴单于失败远遁,汉朝在河西设置四郡,在西
等,隋唐至宋时期的突厥、吐蕃、回鹘、党项 域进行屯田,迁许多塞外游牧民族移居内地或
等,元明清以迄今日的蒙古、回、藏、裕固、 边境上,与汉族发生了接触和往来。西晋时有
-收稿日期:2002—03—10.
作者简介:樊保良(1936一),男,陕西长安人,研究员,从事民族史和民族宗教研究.
70
所瑁:“关中百万人El中,戎狄率有其半”之称,于是成为中国的古名称,也是中华民族的
说。西晋亡后,国内所谓“五胡”的少数民族 古名称。
相继起来建立政权,统治中原地区的汉族,史 黄帝被誉为“人文初祖”,是因他所率领
称“乱华”。此期间国内民族间的斗争异常激 的氏族部众(或说黄炎集团)不仅继承了传说
烈,伴随民族斗争的即是民族融合。十六国南 中“三皇”时期的前代文化,并创造了他当代
北朝时期,可说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次民 的先进文化。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
族大融合过程。到南北朝末年,隋朝统一黄河 塑造了人类,华夏文化塑造了中国人。这种文
流域,这场民族大融合亦告完成。我国的大统 化既包括羌族的夏文化、东夷族的商文化、周
一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巩固的过程,各兄弟民 族的周文化,也包括吴文化、百越文化、巴蜀
族不断加入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 文化、楚文化以及北方草原文化、西域文化等。
缔造和发展祖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 “炎黄子孙”这一观念,不仅汉族有,许多少
夏、商、周三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