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孙毓修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贡献.pdfVIP

试论孙毓修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贡献.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第2期(No.2.2009) 图书馆(Library) ·新理念、新思潮、新视野论坛· 试论孙毓修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贡献 张雪梅 (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410114) [摘 要] 荆蠊修先生是商务印书馆早年的一位高级编辑,版本目录学家、古籍整理学者和著名 的藏书家。他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协助张元济创办涵芬楼,主持涵芬楼古籍的鉴定和整理工作,并写出 《图书馆》一文,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 [关键词]孙毓修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涵芬楼《图书馆》 [分类号]G250.9 孙毓修,1871年生于无锡,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作骈体选》、宋黄善夫刊《史记》、南北宋配合的《南华真经》等”…,另包 文;早年在江阴南菁书院就读,学习文章考据学和图书版本目 括十二卷濒于失传的《永乐大典》。涵芬楼还以收藏地方志为特 录;后来跟随美国牧师学英文,国学和英文的功底都非常深厚, 色,其入藏的厅州县志种类之多、收藏量之丰富远远超过各家公 精通版本目录学。1907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高级编立图书馆;在外文书刊方面,涵芬楼收藏有数套欧洲科学杂志; 辑。孙毓修先生是中国早期童话的创始人,对其在这个领域的 除书、报、杂志外,涵芬楼还收藏了5000张照片、地图、图表和绘 巨大成就,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但笔者 画,成为当时最大的藏书楼。1925年,与商务编译所其他中外新 认为,孙毓修先生还是一位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本文仅就其图书 书并成一处,改称东方图书馆,并于1926年建成开放,起到了开 馆学思想和实践做简要论述。 启民智的作用。由一家私营出版企业的小型内部资料室涵芬 1孙毓修与涵芬楼 楼,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公共图书馆东方图书馆,这确实是中国近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许多多名目各异的公私藏书楼,保存了 代图书馆事业史上的一大创举。 大量的书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涵芬楼是 2 jjj、毓修与古籍整理工作 商务印书馆上海时期的藏书楼,它的创立可远溯到1904年。当 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其 时,戊戌维新人物、翰林出身的张元济主理商务印书馆的编务, 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相比。但典籍倍增的 在主持编译所工作的过程中,他意识到图书资料建设的重要性, 同时,图书出版事业上的灾难也接连不断。明清之前大都由于 陆续购置了不少书刊资料,但苦于找不到好的善本,于是设立了 战乱而导致典籍摧残,至清朝则更多的来自统治者残酷的文化 图书室,供编译所同仁参考、使用。当时,图书室并没有正式的 专制。清统治者文字狱的煎逼,使成千上万人士离开“经世致 名称。直到孙毓修进商务印书馆以后,由手他旧学根底深,又懂 用”的宗旨,转而整理典籍。清代开始的这场古籍整理出版活动 英文,对东西学都有造诣,张元济便选他为筹建图书馆的主要助 是从传统的经学领域开始的,后波及训诂、史学、文学、天文、算 手,大量收集中外各类藏书。他从收集古籍开始,鉴别版本的真 术、地理等等,学者们潜心学术,对这些古籍进行系统而全面的 伪,收集真正的善本,继而中外图书兼收,凡遇国内各家藏书散 校勘、辑佚、辨伪。历史发展到清末民初,正值中国古典文化的 出者,总是尽力搜罗;Et本欧美各国每年出版的新书,也尽量购 总结时期,大量文献资料等待着人们去加以整理,这个时期的学 置。他多次行走在南京路上看到英国人开办的“上海图书馆”, 者广涉群学,遍检群书,总结整理了千年竹帛典籍和文化遗产, 而中国自己却没有,非常感慨,进而萌发开办图书馆的想法。 以整个中国文化典籍为舞台,演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古籍整理 1909年,编译所内置的图书已有相当规模,于是在商务印书 出版运动,无论是国立图书馆、私立公共图书馆还是私家藏书 馆图书室的基础上设立图书馆,孙毓修提议,以张元济先祖藏书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