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目*****w”≈≈≈镕口**∞∞∞目∞目∞∞∞*%%∞%*∞∞目%_w≈≈M≈M
西域歌舞戏对中原戏剧发展的贡献
郎樱
内窖提要:本文论述西域歌舞戏的发展轨迹及其传人中原后对唐代歌舞戏形成发展的影响,并指出它
对中国戏剧发展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西域歌舞戏中原戏剧发展贡献
中田分类号:J8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743(2003)叭一0055—07
西域戏剧传统的形成,可溯源到汉代的百戏。百戏在汉代相当盛行,它包括歌舞、杂技、戏
剧等各种艺术成分。其中,西域的歌舞、幻术杂技是汉代百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国势强盛,汉武帝热衷于胡乐,喜爱西域的奇幻之术,重视别具魅力的异域文化。据
《贾子新书》记载。他用餐时以胡戏助兴,“吹箫鼓轱,倒挈面者(翻筋斗)更进,舞者蹈者时
作,少间击鼓舞其偶人(木偶戏),皆百戏之类”。这说明早在汉代,西域的乐舞胡戏已在中原汉
地流行。
西域是著名的歌舞之乡。到了魏晋南北朝的北朝——北齐、北周时期,西域有情节的表演性
歌舞戏在中原流传得相当广泛.其影响力可谓空前。这与北齐、北周统治者的爱好与重视是分不
开的。北朝的皇帝与朝廷的文武官员,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出身。北齐皇帝出自汉化的鲜卑高氏家
族,其朝廷官吏中鲜卑人占有相当数量。妇b齐书·文宣纪》对于北齐创建者高洋(文宣帝)这样
描绘道:“北齐文宜.尝以功业自矜,肆行淫暴,或躬自鼓舞,歌讴不息。从旦通宵,以夜继昼。
或袒露形体.涂傅粉黛,散发胡服,杂衣锦彩,拔刀张弓。游于市肆。微集淫妪,吩咐从官,朝
夕临视,以为娱乐。”北齐文宣帝虽身为帝王,但他着胡服,善骑射.喜歌舞。自己击鼓,引吭
高歌,通宵达旦。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豪迈性格及能歌善舞的本领。北齐幼主高纬
对西域乐舞更是尤为痴迷,他“自弹胡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以百数,人间谓之无忧天子”。幼
主高纬在朝廷自弹琵琶引吭高歌、数百人合唱的场面是何等壮观!由于北齐统治者有喜歌善舞的
传统,因此,对富有魅力的西域乐舞酷爱有加。《隋书》记载道:“杂乐有西凉、鼙舞、清乐、龟
兹等。然吹笛、弹琵琶、五线及歌舞之伎,自文襄(北齐初期文宣帝之先祖)以来,皆所爱好。
乐,耽爱无巳。于是繁手淫声、争新哀怨。故有曹妙达、安未弱、安马驹之徒,至有封王开府
者,遂服簪缨,而为伶人之事。”从以上的记载中可知,北齐统治者不仅自己钟情于西域乐舞,
而且重用西域的音乐家。上文中所说的曹妙达来自西域,是遐迩闻名的琵琶演奏家,在中原名震
·55·
《西域研究》2003年第l期
一时。幼主高纬封曹妙达为王,授安马驹为开封,让他们着官服,在乐府中任要职。
在北朝,与北齐并列的是北周。北周的皇帝均出自宇文泰家系。宇文泰的先祖是匈奴人,朝
廷官员中又有许多鲜卑人任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周与西域突厥人关系良好,往来十分密
切。北周武帝娶突厥可汗之女为妻,大批西域乐人随突厥皇后进入中原内地,在北周形成崇尚西
———————一—————————一————
域乐舞的热潮。《隋书·音乐志》记载:“先是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日苏祗婆,从突厥皇后人国,
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云:‘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
凋有七种。’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苏祗婆既是一位琵琶演奏家,又是一位杰出的音
乐理论家,他把西域的七调带到了中原,对中原的音乐发展有很大贡献。《太乐令壁记》记载:
“周武帝聘虏女为后,西域诸国来,于是龟兹、疏勒、安国、康国之乐大聚长安,胡儿令羯人白
智通教习,颇杂以新声。”北周统治者因与西域突厥联姻,西域乐舞倍受推崇,广为流传,深人
人心。
北齐与北周是我国戏剧史上颇为熏要的时期。我国戏剧史上著名的曲目《踏摇娘》、《兰陵
王》最早出现于北齐。北齐统治者倾心于戏剧,其中尤以后主高纬为最。蚓B史·齐宦者传》在列
举19位宦官名字之后,写道:“(他们)并于后主(高纬)之朝,肆其奸佞。……恒出入门禁,
往来园苑.趋侍左右。通宵累日,承候颜色,兢进谄谀,发言动意,移会深旨。一戏之赏,动逾
巨万。”不论宦官是演戏者,或是导戏者,一戏之赏逾万之巨,这段记载表现出史官对后主宠幸
阉宦、挥金如土的不满之情,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北齐统治者对于戏剧的酷爱程度。后
主高纬所宠爱的。除阉宦之外,尚有“胡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