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王城洛阳遗址与老子的洛阳生活考.doc

东周王城洛阳遗址与老子的洛阳生活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周王城遗址作为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老子长期生活在当时的都城内,而周景王之时的都城,即为东周王城。但因年深岁远,沧桑嬗变,当年王城的宫殿太庙、崇堂丰室、藻饰画梁、华丽壮观的胜景,在今日的地面之上早已无从觅其踪迹了。《尚书洛诰》说:“我(指周公)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后来的文献《国语?周语》又说:周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此处所说谷水即指涧水,说明王城的主要宫室当在涧水、洛水交汇处。又,东汉时的班固、郑玄,北魏时的郦道元等,也都曾指出过成周在雒阳(洛阳),王城在河南。而河南县城便位于隋唐东都城西墙外、涧河以东一带。《河南志》说“王城西近涧水,南临洛水,平王东迁宅是。”根据这些线索,1954年至1958年,在今洛阳市涧河两岸,主要是涧河以东的王城公园、小屯村一带,通过一系列的勘察和试掘,基本上搞清了东周王城的具体位置和城廓范围等。东周王城遗址,北依邙山,南傍洛河,平面略作正方形。西北城角在今东干沟村比;东北城角在洛阳火车站东约一公里处;西南城角在兴隆寨西北;、东南城角已毁于洛水。城墙大致轮廊是:从东干沟村东北的土冢向南,进入东干沟村一带,城墙走向是北偏西14°。沿涧河东岸,(在今王城公园处)跨过涧河向西,在七里河村北转南;在转角处,其外角夯土加宽,向外突出;由此南行,城墙走向为南偏东1°,靠近南端,城墙不作直线,稍向外弧,(在今兴隆寨村的西北)向东直拐。从城墙的总轮廓看,此墙应是西墙。全长3000余米。从兴隆寨村西北的转角处,向东,由兴隆寨村北跨涧河,经瞿家屯村北东行约860米。这一带地势较高,城墙保存较好。走向为北偏东89°。由此再往东,因地势低下,该墙之东段已淹没不见,考古工作者推测,可能为洛河北滚而冲毁。此墙应是南墙。估计全长应在3400米左右。从东干沟村东北的土冢,沿干渠东行,直至距唐城西墙200米处,这里城墙保存最完整,全长2890米。由钻探得知:在土冢下的城墙转角处,夯土加宽,形制特别,土冢高出今地面4.87米,它本身就是城墙转角处的建筑遗址。从土冢之西侧和北侧看,夯土层很明显。由此往东,城墙走向为北偏东78°30′。此墙即为城的北墙。在北墙之北,有一条干枯了的渠道,方向几乎与北墙平行,一般深5米左右,可能即为原城墙之护城壕。从北墙东端转弯处直向南行,至今唐宫路以北,长约1000米,应为东墙,全长应在3500米左右。但在东墙和北墙的转角处,夯土已断。城墙全部为夯筑,墙基宽度不一。西墙约15米左右,残存高度1.5米左右;北墙宽8—10米不等,残存高度0.8—1.65米;东墙宽15米,残高1.5米;南墙宽14米,残存最高处约4米。估计整个王城周长约在15公里左右。晋《元康地道论》中说:“王城去洛城四十里,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三十六步。”其范围与考古勘察结果大体相同。据考古工作者推断,从周到汉,这一带均为人烟稠密之处。城墙大约建于春秋中叶之前,从战国至秦汉之际,曾叠加修补,到了西汉后期以后,就逐渐荒废了,代之而起的则是大城圈里的小城圈,即汉河南县城城圈。但是,考古工作者推测,直至隋唐都城建立的当时,这座古城的夯土墙,至少还有若干部分保存在当时的地面之上。因其地近宫苑区域,遂将这一荒废了的城墙修补利用,特别是北墙及东墙。《元河南志》说,王城、成周东西相距四十里,“而王城西近涧水,南邻洛水”,“隋炀帝听苏威言,南当伊阙,东去王城五里为宫,大业十三年,逐平毁王城”。此处所谓平毁王城,当不是将整个夯土城墙铲除干净,更大的可能是依王城残基修补利用,从而便旧城圈不复可见了。故在解放后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有不少的夯土墙是在唐代加以修补利用的。 另从发掘可知,当时重要的宫殿、祖庙、社坛等,应分布在城内的中部或偏南部。这一带也应是当年老子主要的活动区域。今小屯村东南及瞿家屯一带,发现有很厚的瓦片堆积,包括板瓦、筒瓦以及饕餮纹、卷云纹瓦当,均非一般建筑所可用之建筑材料。城址西南隅有南北毗连的二组大型建筑群遗址,北组呈方形,四周有墙;南组也呈方形。在城址西北部,发掘到大面积烧制陶器的窑场(时代从战国到西汉时期),以及多种制陶工具、陶器残片及废品等,里面不但包括了生活用具,而且有作为明器的鼎、豆、壶,其形制与当时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相同。在窑场的东面,可以找到大量的曾经锉磨的骨料,很可能是当时加工骨料的地方;再向南则有石料场,是制造石质装饰品的地方,有很多未制成的石环、石片,其形状同于在中州路东周墓葬中所发现的“玉面饰”。可以看出,这里所制的陶器、骨饰器、石饰品等都是作为商品,可以买卖的。在瞿家屯村北,保存着战国时期的粮仓遗址,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已发现粮窑80余座,并已发掘了其中10余座。粮窑排列规整,口大底小,口径一般10米左右,深10米左右。此外这一带还有青铜器的作坊遗址。在城址的东北部及城郊,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