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背上的诗境 中国古代写驴诗歌赏读.docVIP

驴背上的诗境 中国古代写驴诗歌赏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驴背上的诗境 中国古代写驴诗歌赏读 古画 细雨骑驴入剑门 ?驴,英俊不及高头马,稳健不如俯首牛。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一篇《黔之驴》将千年服务于人类的驴推到无地自容的绝境,落的兽类耻笑,挨畜类埋怨,遭人类于笑柄。在由文人不断地续写,成就了《黔驴技穷》之成语。驴这一物种就被蒙上了永世不得出类头地了。其实驴的特别之处很多:驴依属于人类性情温顺,好使,生活俭仆,好养,任人摆布,好骑。它推碾拉磨,驮物爬山,拉车犁地,奋蹄躬耕;又省草俭料。它对人类逆来顺从无怨语,驴的脾气是造就人类对其不公诋毁的主因。这是驴之野性与温性共存的体现。驴和牛马相北有差,但要从辨正的方法去认识,驴对人类还是有功的,驴对人类的奉献应于牛马并列,名次列其之后总不算过分吧!“牛 马 驴 骡…..” 秦观《忆秦娥·灞桥雪》的内容,与驴子相关:“驴背吟诗清到骨,人间别是闲勋业。云台烟阁久销沉,千载人图灞桥雪。灞桥雪。茫茫万径人踪灭。人踪灭。此时方见,乾坤空阔。骑驴老子真奇绝,肩山吟耸清寒冽。清寒冽。只缘不禁,梅花撩拨。” 他是依据这个典故写成的:据五代与北宋之际的孙光宪著《北梦琐言》载,诗人郑綮作官后,有人问他:相国近有新诗否?郑綮回答:“诗思在灞桥风雪驴背上,此处何以得之?” 这个故事颇值得文人深思,说明“作官”同“作诗”完全是两回事。古人所谓“穷苦之诗易工”,于是有了充足的解证。 驴比起马来显然瘦小多了,但它却是古代诗人的宠物,骑驴吟诗的美谈被广为流传。可见,毛驴与诗人颇有缘份。在一些美术作品中,诗人形象一旁总要画上毛驴以作映衬。可以说,骑驴成了诗人的一种特殊标志。这里除了象征贫寒与潦倒外,更富有奇妙的诗境意趣。 “推敲”一词就产生在驴背上。以“瘦”扬名的唐代诗人贾岛骑驴吟诗,不意冲撞了骑马的高官韩愈,引出一段诗话:“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两人斟酌一番,最终以为“敲”比“推”吟得好。 清癯的诗人与蹇瘦的毛驴是一种默契,从而产生了诗的氛围。“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王梵志《诗》),这就是诗人的风度。 杜甫善道贫寒穷愁,“平明骑驴出,未知适谁门”,一副潦倒之态。“蹇驴破帽随金鞍”,前面骏马金鞍显赫无比,后面“蹇驴破帽”不言自贫。 孟郊与贾岛,一对穷诗人,人称“郊寒岛瘦”。元代小令道孟郊贫困:“穷东野,忒好奇,冻得来战钦钦地。待吟诗满前都是题,偏则么灞桥骑驴背。”在诗人看来,即使生活穷苦潦倒,也如同灞桥驴背一样有诗思。 骑驴出行时,那种潇洒闲适之态绝非其他坐骑可比。北宋诗人陈履常与黄叔达同行,黄在前骑驴摇头而歌,履常负杖挟囊在后,一市皆惊以为异人。 吟诵骑驴的诗很多,如张雨诗云:“帕头蒙寒驴背驼,泥滑稳于杯渡河”,表现了驴背上的稳坐姿态。如曹伯启诗云:“豪家比日醉金樽,驴背愁诗睡正昏”,描绘了骑驴人的疏慵神情。 骑驴游山玩水,比走马观花强多了,因为驴子速度慢,恰好可以饱览。被誉为“宋诗第一人”的陆游“爱山只合倒骑驴”,真是天趣泰然,耐人咀嚼。 他入川为官,先是乘船从长江溯流而上,有《入蜀记》为证,以后就是“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何其潇洒也。 有一次,陆游远行考察,依然是骑着驴子,途中留下这样的佳话:“七十八日诗百首,江山信为诗境开。”(《北游》)“诗境”一说便是由此而来的。 晚年的陆游回绍兴闲居,或“山阴道上柳如丝,策蹇(驴)悠悠信所之”(《春晚》),或“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山村经行因施药》)。看来驴子与诗人难解难分,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驴子孤陋,而诗人神思,这一丑一美的奇异组合,顿生无限的文学风景。 关于个中的缘由,诗人阿眉说得好:“驴的意象富于徘徊情致,不疾不徐。徘徊近于思索,思索近于吟味,吟味近于推敲,推敲近于领悟,那时也就走入诗境了。”(《檐下草》) 鲁迅在学生时代,曾骑着驴子在山道上漫游,因此留下了散文《好的故事》中的精彩记录与描写。 王蒙下放新疆时,驴子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他的一些小说构思如《蝴蝶》等便产生在驴背上。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葛优饰演的师爷就曾说出这样一句“雷人”话:“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要有驴!”荒诞不经之语,出自一位荒唐县长之口,本不足怪。其他均好理解,为何要有驴才风雅呢?其实,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必不可少的“道具”。 欧阳修有个“三上”之典故,他说自己的诗文灵感往往产生在“马上、厕上、枕上”。这自然不假,但若将“马”换成“驴”,恐怕更为适合,因为这样速度可以更慢。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说,“慢速与记忆的强度必然成正比”。 驴背上的诗境,该是一种多么令人神往的意境啊。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