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驴友户外探险状况频发的“驴友”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户外活动成为城市青年人的一项重要的休闲方式,成为一名“驴友”更被贴上时尚与潇洒的标签。然而和“驴友”有关的事故频发,则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随着近十年户外运动在中国的广泛流行,“驴友”遇险甚至罹难的事件也屡屡见诸报端。在一条条宝贵的年轻生命逝去背后,折射出的是这项运动的所面临的诸多困境。2011年12月12日,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通过网上拼团的方式,组团前往黄山未开发区域探险时迷路。经当地部门全力搜救后,18名“驴友”安全脱险,但黄山风景区公安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却在营救行动中不幸坠崖遇难。
去年5月2日,历经22个小时艰难寻找,武警韶关市支队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成功营救出了3名被困韶关丹霞山风景区原始深林未开发区长达三天两夜的深圳驴友。而一个月之后的新疆,一个由37名网友自发组织的旅游团则没有那么幸运。他们遭遇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发生的泥石流,最终3人不幸遇难。
就在几天前的12月17日,著名的“越野e族”赤峰大队6人驾驶两辆越野车,为了追求刺激选择雪地越野,最终被困-33℃的雪原中15个小时。最终多亏一名当地蒙古族老伯驾驶拖拉机在凌晨时分冒死相救,才将一行人带到安全地带。
类似事件屡见不鲜,原因值得深思。一位资深驴友说,“户外运动作为体验大自然的项目,有它存在的理由,但考虑到接连出现的事件,相关部门以及热衷这项运动的人们,应该有所警醒及反思。”一位网友更直言,“不是穿了件冲锋衣就能叫驴友”。
专家:户外运动安全第一
针对“驴友”被困甚至遇难事故频发的现状,登山专家们经常提出提出种种建议。一位登山专家就曾多次提醒,登山要装备充分,做足应急准备,寒冷天气要注意防寒,参与者需要掌握防止失温、冻伤的防寒知识,外出活动务必安全第一,户外运动不是用生命去冒险。
对“驴友”们出行提出了建议。首先,出行前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如果环境太恶劣,再好的身体都经受不住。第二就是对自己身体的素质有全面的理解,特别是冬天,天气冷消耗体力很大。第三,主要装备和设备要带齐,比如电台、手机、GPRS等,同时在低温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准备热水、高热量的食品和轻质的厚衣服。另外,一定要带备用电池,“有时候,电台和手机都是救命的。”
救援浪费公共资源 巨大花费谁买单
两位驴友在灵山失踪后,北京有关部门积极调动力量救援,并动用了直升机。官方和民间各路救援队伍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赶往事发现场,冒险搜救。外界质疑,救援活动结束后,谁来为耗费的公共资源埋单?
据此次救援现场负责人介绍,由当地向导、红箭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和消防队员组成的救援队共有近200人。首航直升机公司获悉后,免费动用直升机协助救援。营救生命固然责无旁贷,但动用如此之多的力量,无疑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
毕竟,一再出现的“驴友”被困事件背后,大多存在着出行前不做计划、对探险地点的天气等因素考虑不足、自不量力等因素。此类事件频发,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更令救援人员以身犯险,甚至造成伤亡。甚至还有“驴友”在选择探险地点时间考虑不周,选择军事禁区等敏感地带,扰乱了公共秩序。
中国户外文化相对落后 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当前,中国的户外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很多所谓的“驴友”自我规范能力较差。“驴友”缺乏户外生存自救的经验,召集与出行又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为国内的户外旅行探险埋下了诸多隐患。
就是到BBS上发个帖子,公布自己的旅行计划,如果有人对我的计划感兴趣,就一同出发,曾经组织过户外旅行的网友小罗对记者说,召集帖上有免责条款,不过我也不知道他能起多大作用。不论是户外出游,还是登山探险,很多活动都是通过网络、QQ群发起的。他们不问姓名、不问职业,互相之间以网名相称。活动本身风险较大,队友们又素昧平生,临危时的团结协作精神自然值得商榷。
在探险活动中,个别参与者脱离集体独自行动时,其他人碍于并不熟识,不好过多劝说。这更导致发生意外的几率大大增加。
在灵山事件中,共有30名成员参加活动,事发当日下午2点左右,大部队因天色变暗决定下山。但25岁的副领队和另一名30多岁的队友坚持要冲击顶峰,并与其他4人继续前进。这4人不久后就选择返回,但他们两人却再也没能回家。
甚至还有一部分户外运动参加者,丝毫不懂评估面临的险情极其影响。他们为了寻求个人的刺激或“成就感”,无视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苏峪口管理站站长许斌呼吁,“驴友”们不能为了个人高兴就为所欲为,他们的活动并不是个人的事,而是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相比之下,国外的户外活动组织则更为得当,管理也更加规范。国外非营利性的民间机构发展得较为成熟,户外旅行玩家也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出发前不光准备充分,还会购买相应保险。
如新西兰对户外探险的推广、运作、监管采取了以培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