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精神與庶民文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士大夫精神與庶民文化 士人從政的抱負 城市生活的新貌 士人從政的抱負 1、科舉制度的轉變 2、宋代的昂揚士風 3、慶曆改革與熙寧變法 4、異族征服的士大夫 5、元朝士人地位的低落 6、明代高壓政治下的士大夫 7、科舉的弊端 科舉制度?士人政治 科舉制度是塑造近世中國特色的重要制度 時間:隋文帝-清光緒32年 隋建立?唐完備?北宋成熟 宋代以後科舉成為政府選拔人才最重要的管道 唐科舉:錄取人數有限、庇蔭、干投行卷 行卷:製造聲譽,投2、3次的稱為溫卷。沆瀣一氣 公卷:又稱為省卷,直接向禮部投卷 白居易v.s.顧況 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米價方貴,居亦弗易?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難? 宋代科舉制的內容 1、制舉:不定期,由皇帝下詔舉行 2、貢舉: 時間:三年一次 內容:進士科、明經科、明法科。進士科最盛,分為 詩賦、策略、帖經、墨義 過程:州、縣試 ? 省試 ?殿試 (秀才、生員) ? (舉人) ? (進士) 受官:分三甲授官: 一甲進士及第 二甲進士出身 三甲同進士出身 宋代科舉的特色 1、政府選拔人才的主要管道 2、考用合一 唐代:禮部試(資格考)吏部試(任官考) 宋代:通過禮部試成為進士後,即可任官 3、強調考試公平性?促進社會階層流動 廢公卷、防弊措施:彌封、糊名、謄錄 調動主考:主考官臨時任命?鎖院(入闈) 4、錄取人數多?冗官充斥、財政負擔 30人/年?150人/年 唐宋兩代科舉的比較 科舉制的社會影響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宋代科舉的影響 1、公平?社會流動 2、冗官充斥、行政效率不佳 3、策論、詩賦並重?促進文學與理學的發展 宋真宗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房不用架高樑,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做官,做官的唯一途徑則是科舉。科舉制度成了讀書和作官間的仲介,並促進了教育與文化的發展 元代的科舉 三年一次,但50年中只考了7次 強調經學,取消詩賦?重實用的民族性 不再分科,合併只考進士科 官學:程朱學說及朱熹四書集注為考試標準本 科舉的弊端 1、忽略人才的培養 王安石變法: 太學三舍法:外舍?內舍?上舍?授官 以學校教育取代科舉?失敗 2、內容僵化,箝制士人心靈 元-考試標準本,明-制義 為考試而讀書 轉變:廢除科舉制度?中國史上的重大變革 光緒32年,廢科舉,興學堂,辦留學 制義-八股取士 八段文章 破題 可以散文 承題 起講 提比 排偶句 虛比 中比 後比 大結 可以散文 不可以有自己的意見 顧炎武 八股之害,等於焚書 妨害了其他文化與科學的發展 光緒32年,廢科舉,興學堂,辦留學 科舉的弊端 1、忽略人才的培養 王安石變法: 太學三舍法:外舍?內舍?上舍?授官 以學校教育取代科舉?失敗 2、內容僵化,箝制士人心靈 元-考試標準本,明-制義 為考試而讀書 轉變:廢除科舉制度?中國史上的重大變革 光緒32年,廢科舉,興學堂,辦留學 科舉制度造成的影響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社會階層流動 促進文化的發展 促進教育的普及 士人思想的僵化 只重視書本文字,不能多元思考 讀書人只會科舉考試,考不上者無謀生能力,將成為社會不安定的因素 宋代的昂揚士風 宋代-文人政治 重視文治,以文人領軍,定不殺大臣及言官的家法,提高文人俸祿,增加文人錄取名額 士大夫精神:以天下國家興亡為己任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王安石:儒者,用於君則憂君之憂, 食於民則患民之患 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北宋變法改革 北宋形勢圖 北宋首都:汴京 北宋主要外患: 羌党項族-西夏國 契丹-遼國(澶淵之盟) ? 女真-金國 靖康之恥 北宋亡宋室南渡 ?南宋 南宋形勢圖 南宋首都:臨安 南宋外患: 西夏、吐番、大理、 金?蒙古 亡於蒙古 慶曆改革與熙寧變法 背景: 1、積弱:飽受外族威脅 2、積貧:財政困難-冗官、冗兵、歲幣 慶曆改革與熙寧變法 背景: 1、積弱:飽受外族威脅 2、積貧:財政困難-冗官、冗兵、歲幣 異族征服下的士大夫 遼國、金國、蒙古統治下的漢人內心衝突 民族意識 v.s. 政治出路 (外患、夷夏之防) (治國理想、出路) (遺民) v.s (貳臣) 士大

文档评论(0)

大漠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